相比于后世听多了这个概念的人, 胤禛还是首次接受这个观念,惊觉有理之余,想到自己与德额娘的关系, 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第二日下朝后,胤禛便带着这双鞋去了永和宫。

    将鞋子的来由与德妃说了一下后,胤禛当即掀了衣摆, 郑重其事的给德妃磕了一个头,感谢德妃对他的生育之恩。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 直把德妃和这满殿的奴才都给惊了一跳,等反应过来后, 德妃的眼眶当即便是热意翻涌, “快起来, 我的儿”

    听到这我的儿三字,胤禛也是心绪翻搅,他抬头望着泪意朦胧的德妃, 禁不住本能的唤了一声,“额娘”

    “我的儿啊”此时德妃已经走到了近前,她伸手抚着胤禛的脸颊, 两母子相对泪目,多年来横亘在母子之间的隔阂仿佛正在消解。

    后来,康熙知道了这件事,当时便只有一个心情为什么没有朕的

    随着时间的发酵,寒门贵子的影响渐渐自京城向各府辐射, 叫人意外又不那么意外的是,对寒门贵子这本书最为追捧, 也最有争议的地方, 是文风盛行的江南。

    许多学子推崇这本话本的原因, 是因为它写出了他们多年寒窗苦读的艰辛,这多少让他们对张方明有些感同身受,功名,可不是靠娶老婆就能考上去的。

    另外,书中科试的题目出的也是十分有水平的,许多学子都曾经根据题目,写下过自己的答案,总得来说,张方明的文章,在这许多的文章当中,水平还是在上上之列的,但也不是没有能超越他的,所以就有言道,这张方明若是放在他们大清的江南,恐怕就拿不到这个六元及第了。

    当然,学风盛行之地,老学究的基数也相对要多上那么一些,所以对于张方明设计张祖父过继张父一事,争议还是有的,而且这种树立在孝道上的指摘,还真叫人不好反驳,毕竟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什么原因在这一句话面前,都会有一种自辩的苍白感。

    这种争议,是在后来,张父认回亲生父母后,才渐渐平息的。

    而最为出乎意料的事,大多江南学子们最为喜欢的情节,竟不是张方明金榜题名、跨马游街时的部分,而是李方明初次上朝,代表武官阵营,慷慨陈词的桥段。

    彼时有谏官弹劾李靖等一众战将在吐谷浑一战中,杀戮太重、有伤天和,并提议对吐谷浑进行赏赐安抚,以彰显我大唐的气度。

    这个提议直接点炸了武将阵营,哦,合着他们辛辛苦苦的上阵杀敌,就是为了给敌人送赏去了是吧可去他妈的吧

    脾气最为粗莽的程咬金,一句格老子已经挂在嘴边了,坐在上手的李二,却是将李方明那望着那谏官的、满脸都写着想嫩他的表情给看了个一清二楚,嗯这小子有点意思啊李二陛下登时便来了兴致,直接将李方明给点了出来,问他对此有何看法。

    李方明能有啥看法,人都骂到他祖父脸上了,那当然是干他呀

    李方明笑得一脸喜庆,先是来了一句,“王大人此言有理。”然后在众人的惊异中,对着那鼻孔朝天的王大人伸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

    这一耳刮子,直接把满朝文武都给扇懵了,武官阵营是还在蹙眉这孩子怎么胳膊肘往外拐,竟帮着外人说自己祖父呢,结果孩子啪一下把人给打出一个趔趄来,嘶这下手够狠的啊

    而文官阵营呢,听了李方明的回答,也是以为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这么分有些粗暴,毕竟也不是所有的文官都赞成这位王大人的言论,但李方明的回答,确实是带着些文官阵营的特质的。

    所以李方明这突然的一巴掌,对于满朝文武来说,都相当于是一个没想到的反转,也因此,大家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那个被打疼了的王大人,他舔了舔自己的大牙,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自己的牙齿都被这个巴掌给打松了,“你”

    李方明对于他的指摘,则是回以了一个非常之不屑的俯视邪睨,那王大人见他如此,立马踉跄着从地上爬了起来,躬身对李二鞠躬道,“陛下,此子公然在朝堂上动用武力,藐视国威,还请陛下治罪于他。”

    武官阵营的将领们这时候反应过来了,好小子脾气够暴的啊可惜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这下恐怕要挨罚了,于是纷纷出列,为李方明求情,意思大概就是那六字真言,孩子小,不懂事,陛下看看情面,原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妾[慢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只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虫并收藏妾[慢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