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看李初那张充满疑惑的小脸, 突然坐直了,伸手抚过李初的小脸, “这些事你不知道比知道要好。不知道,在你父亲的面前, 你还是你, 没有算计,不会在我和你父亲之间做选择,对你更好。”
    此话之意,她是在利用李初, 利用完李初,还不想让李初知道她都是怎么利用的,还是为李初好。
    李初眨眨眼睛在消化她话里的意思,武媚娘已经冲她再露出笑容, “棋不下了, 你这直来直往的下法, 要多练几年才能赢我。”
    棋盘里,李初也就落了几子罢了,除了让棋局更明朗,更容易看清谁输谁赢, 也没藏下什么暗棋。
    “明着下就不能下赢吗”李初问,萧太后已经在群里喊起来了“群主,武后是嫌你不会用阴谋。”
    李初“不用你提醒,我明白。”
    武媚娘扫了李初一眼甚是愉悦地答道“对我来说甚好,我的初儿往后就这样坦荡的活着, 什么阴谋诡计都不用想,阳谋,更显大气。”
    为什么李初总觉得武媚娘话里的意思不像是在夸她的呢
    往群里把感觉一发,一众太后
    宣太后“自来胜利者没有几个会用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都喜欢用阴谋诡计,武后同样不例外。上官仪的事没准暗地里有她的推手,但是就算是真的有,那又怎么样”
    萧太后“像我们这样的人,日常和一群女人斗,我们都喜欢用阴谋诡计,你其实学不会是好事,学会了,反而不会像现在这样。”
    现在是怎么样李治和武媚娘对她的感觉,好像都怕她太正直,因此会失去所有。
    李初道“母亲,阳谋不好吗”
    武媚娘朝李初笑了,“风光霁月,没什么不好的,母亲并不希望你学,所以你就像现在这样,想什么,要什么都说出来。你是大唐的公主,你有我和你父亲,你要的,我们都会给你,如你所愿。”
    听起来分明是一件好事,她可以去做任何她所喜欢的事,说她想说的话,甚好的啊,李初就是觉得不得劲。
    “出宫的事你父亲答应你了”武媚娘看出李初的郁闷,换一个话题。
    李初甩了甩头,罢了,管她们话里的意思是夸还是骂呢,她只要做好自己,才不管他们想怎么样。
    “答应了,出宫的宫牌在此。”李初素来不喜欢自寻烦恼,眼下的情况是李治和武媚娘需要开始新的磨合,她能出力已经出了,接下来的事,还是等她有一定的地位,可以让他们不能轻视的时候,她再开口吧。
    亮出出宫的宫牌,李初为着此事高兴着呢,武媚娘道“出宫要注意安全,我会给你安排几个得力的人。你想怎么经商都可以,安全第一,明白”
    “明白。”
    既然让李初出宫去做她想做的事,李治和武媚娘只有同一个条件,保证李初的安全,至于李初最后能不能挣到钱,权当让李初闹着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初一十五往安国寺的事不能忘了,往常你总要打着去安国寺的心思出宫,眼下许你可以自由出入皇宫里,此事关乎你的性命,绝不可疏忽。”武媚娘叮嘱李初,这是想起早前的一件意外,就是因为李初没有定时往安国寺发生的,为此李治和武媚娘盯着李初,命她无论如何都要给做到。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李初经历那一桩桩离奇的事,不能不牢牢记下。
    李初听话地点头,武媚娘倒是想起另一回事,“想经商,你有本钱吗”
    问得有些直白,不过李初还是有点家底的,虽然这些家底在武媚娘看来真不是什么。
    宣太后便觉得奇怪着,问起李初“你什么时候有家底了”
    李初答之“每个月的月例,每回父亲母亲赏赐我的时候我都要折现,黄金白银,我的钱不少。”
    “有的。”武媚娘生怕李初不知道做生意要钱这回事,特意提醒,不想李初答得早有准备。
    武媚娘看着李初笑得依然明媚,“若是不够便同我说,你想经凋,不说多,一次两次母亲一定支持。”
    支持一次两次已经不错了,李初眼睛一亮,“好,若有需要母亲出钱的时候,我一定和母亲说。”
    一点不见外,作为母女本就不需要太见外,武媚娘伸手又一次抚过李初的头,李初发现了,不管李治还是武媚娘都喜欢揉她的头。
    别的事都可以放一放,挣钱这种事不能拖,第二日上完课,半天休息李初立刻寻上武媚娘报备,她要出宫。
    好在李治早有准备,李初是个想做事就会立刻去做的人,要陪李初的侍卫已经选好,体贴给的两个女侍卫,一个三十来岁相貌普通,名为慈心,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年纪,圆圆的脸蛋,见着李初还朝李初笑了笑,名为卫因。
    武媚娘也给李初拨了两个人,一个内侍二十来岁,李初倒是认得,他可是武媚娘手下第一内侍收下的徒弟,叫曲和。另一个十七八岁模样,长得艳丽动人,又显得恬静的女子名为青芜,
    武媚娘道“你父亲给你两个人都是会武功的,她们会保护你的安全,曲和你是认识的,是个嘴皮利落的人,在宫里长大,能到今天不容易,你在外面需要人周旋,有什么不懂的事也可以问问他。青芜看着稳重,也是一个练过武的人,什么事都会,原本想过几年再给你,现在给倒也一样,人给了你,你想怎么安顿就怎么安顿。”
    潜意思李初听明白了,这是想等她出嫁的时候再给她的人,现在因为李初要出去外面闹事,不,出去外面看看,所以提前的给了
    “至于芯儿和奇娘,她们是从小伺候你的人,你出去也得把她们带上,省得她们还不知道你的性子,做事未必能合你意。”武媚娘叮嘱李初,出门在外该带的人一个都不能少,要是少了,伺候得她不顺心,到时候难受的是李初自己。
    李初她其实是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人,就算她们没有一个人跟着她,她还是可以出去把事情办好的。
    心里就算过了一遍这话,李初哪里敢说出来。
    “好,我一定把人都带上。”出个门带上至少六个人,这阵仗够大的啊,看到她这样阵仗的人,不知会怎么想她呢
    武媚娘道“你出宫,弘儿不太乐意,几个小的吧,他们心里都有主意,所以你要想清楚怎么安抚他们。”
    李初极是光棍地道“我出我的宫,他们忙他们的事,等我回来,他们要是能征得父亲的同意,父亲也肯让他们出宫去,那就是他们的本事,我自然不会拦着不让。”
    武媚娘看着李初无赖而且明摆着什么都不怕,一下子笑出声来,“好,就是要这样,怎么能事事都往自己的身上揽呢,你自己争得的机会,你自己好好把握就是,他们想要,就让他们自己费脑。”
    李初点头十分认同,看着外面的时候不早了,朝武媚娘道“母亲我这就走了,再不走的话天都要黑了,天黑可就不好玩了。”
    出门是想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的,要是时间不够,她还得多去几次。
    “一次出门你就想把生意找到,只能希望你的运气好吧。”
    “母亲知道的,我一向运气不错。”李初一点都不觉得运气这种事能盼,武媚娘问一句,她不过是逗着武媚娘说罢了。
    武媚娘道“记得早些回来,还要派人去同你父亲说一声。”
    李初眨眨眼睛道“我亲自去和父亲说,说完就走。”
    虽说不是第一次出宫,但这一次出宫的原因不一样,李治心里不定怎么记挂着李初,作为一个孝顺乖巧的女儿,自然要去看看李治,安一顿李治的心,然后再出门
    武媚娘挥手道“去吧去吧。”
    李初自有她和李治的相处之法,李治对待儿女一向都很宽厚,从来不会责骂,李初更是李治最宠的那一个,但凡李初提出来的想法,不管是什么样的,只要不是太过份,不违规矩的李治都会答应。
    像这样出宫经商的事,李治也好,武媚娘也罢,都是认为李初想要闹着玩的,正因为如此,李治和武媚娘才会不拦着,让李初只管玩去,作为公主,她可以去过任何想过的生活,想尝尝民生百苦,就让她去尝好了。
    若是儿女不愿意,李治和武媚娘不会强迫他们去做,反之他们自己想去做的事,李治和武媚娘会由着他们去。
    跟随的人安顿好,会武功的人守在身侧,不会有什么事的。
    李治正在和臣子议事,听说李初来了,侧过头问道“有没有说什么事”
    “公主没说,不过公主换了便服,而且带上了慈心和卫因。”内侍轻声地告诉李治,让李治一下子明白了李初这是要做什么,无奈地一笑,“这孩子,做什么都雷厉风行,真是的。告诉她,朕这里有事,朕知道了,让她小心一些就是。”
    李初还能记得来和他辞个行,那么懂事的孩子,且由着她去玩吧。
    内侍一听立刻应下一声是,准备出去,李治一想又唤道“等等,叮嘱跟着的人,让他们全都小心伺候。”
    这是担心李初啊,生怕李初出门会有个意外。
    “诺。”应一声诺,内侍等了等 ,等着李治已经挥手让他退下,再没有其他的吩咐了,内侍才出去和李初轻声细语地传话。
    “公主,皇上和大臣议事,便不见公主了。皇上说公主自去,只是凡事小心一些。跟公主一道伺候的人,定要照顾好公主。”内侍和李初说得轻声细语,对其他人却是板起了脸,严肃得紧。
    一个个哪里敢不就应着是,李初满意了,她已经来辞过行了,李治该说的,该吩咐的都吩咐完,她便走了。
    李初有了出宫的令牌,带着身后齐刷刷的六个人,出了宫门是大松一口气。
    宣太后“不容易啊,终于是出了这道宫门了。想你这些年出宫的次数能数得过来吧”
    李初“有什么数不过来的,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我都出来,不过那出行连马车都不能下的,还是别多说了,现在我出来,我做主。”
    哎呀,繁华的长安,这样一个国都,千百年后还令人津津乐道,心之向往的繁华之地,她也要在这里争得一席之地。
    高兴地笑着,李初道“我们先去长安最繁华的街道看看,东市。”
    想出来,想做事,必须有所准备的,李初说出目的所在,作为唯一的内侍曲和与李初道“公主,这东市要说最热门的时候还是晚上,现在去未必能看到最热门的场景。”
    李初没想到曲和倒是挺清楚的,沉吟了半响道“无事,晚上有晚上的生意,我们先看看,眼下的人想必不会少。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们不能叫我公主,不如唤小娘子吧,这样才不会暴露身份。”
    被唤着公主出来游玩,即不能好好地玩,也不能让别人好好玩,何必如此。
    一群将来都是要跟李初混下去的人,李初有什么吩咐他们听下照做。
    李初已经记下他们各自的名字,长安的地图,李初就算没有看过,必须也是在李治的案上,那详细的舆图里看过,从哪个宫门出去,往哪里走才是东市,李初都有数着。
    李初看着四下,虽然没有有东市,人来人往的确实不少,随着东市去,人流越来越多,李初四下瞧了那么多的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倒是没有想过去看看的意思。
    奇娘和芯儿是李初打小就伺候在身边的人,芯儿难得出来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拉着奇娘吱吱喳喳的说着话。
    李初只看不碰,并不想拦着人啊,发话道“你们喜欢什么自己看去,不用顾着我。”
    虽说小摊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但是李初对这些吃喝玩乐的东西很难起什么兴趣,群里的太后们看到繁华的街道,早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颇是惊奇啊。
    宣太后“这大唐繁华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自然是萧太后和孝庄太后给她说过的,还有李初对大唐的推崇,那更是难得。
    吕太后“你们不是说大汉也有这样繁华的时候,比起大唐来,到底哪个更甚”
    不服输的想知道大汉最繁盛的时候比起大唐来如何。
    李初“就算大汉好,那都不是你的后人所创,为何要比呢”
    吕太后被扎了一记心,难过的啊
    既然已经读史的李初,岂有不把汉书看个遍的道理,她看完,也算是吕太后看完了,吕太后
    萧太后“若是按史书记载,汉武帝时的大汉,唐太宗时期的大唐,都是世人称赞的,但论繁华,人口众多,外国来使,还是大唐更甚,不过若没有大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也不会有今日大唐的繁华,故有因有果,其实不应该分个高低的。”
    李初闻之点赞“萧太后,认识你这么多年,这番话说得最让人听得像是一个太后说的。”
    萧太后
    这么样的夸赞,完全不像夸赞,她都想抗议。
    还是算了吧,她的为人李初心里有数着,不会愿意听她多解释的。
    “小娘子,我们还是陪着你,不敢乱走。”李初大方让人自玩去,她先看看,可是跟着她一道出来的人,哪一个真是敢自己去玩,丢下李初一个人
    李初看芯儿望着那些小摊眼睛尽是亮光,恨不得冲过去拿起来仔细的瞧瞧,想让芯儿只管去的,一个人和李初撞上,李初立刻将人拉住,“等等。”
    撞了李初又被李初拉住的人是位衣着破烂的叫化子,和李初差不多高,李初扣着人的肩让他动弹不得他便只能回过头冲着李初道“啊,抱歉撞着你了,我和你赔礼,你能放开我了吗”
    李初朝他一笑,“一撞罢了,赔不赔礼的无所谓,只是你偷拿我荷包,那你就得还回来,更要为此事道歉。”
    叫化子没想到李初竟然发现了,脸色一变,还是要据理力争的,“小娘子,你看起来穿着华丽,总不至于是个小气的人吧,为了我撞你一记,你就诬蔑我,说我偷了你的荷包,那可不好。”
    听听这倒打一耙的事,李初一点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朝着他道“有没有,我从你的手里抢回来便知道。”
    说话李初已经动手,一把将人翻转过来,夺过他怀里的东西,那人吓了一跳,待要挣扎,没想到一旁的慈心和卫因已经把人的双手扣住,想动,他倒是动得了啊
    李初从他的怀里拿出不少的荷包,其中一个紫色没有花色,只有一个初字的正是她的。
    “小偷,真是小偷啊”看到李初从人的怀里掏出不少的荷包来,四下的人立刻炸了。
    李初把自己那一份拿到手,余下的亮出来道“诸位各自看看都有谁丢了荷包,想要拿回去的说出你荷包的样式,还有里面的东西,只要核实你是荷包的主人,自可以取回去。曲和,你负责此事。”
    李初把条件说完,不忘交代这件事让曲和办,曲和立刻应下,表明自己一定会把此事办好。
    “你,你坏我好事。”那叫化子没想到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不仅偷李初的那份被李初拿了回去,先前辛苦的一切都没了,气得脸都青了。
    李初会怕一个小叫花子压根没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送官查办如何”
    只是在思量这一个可能性,叫花子一下子惊住了,冲李初大声地叫唤起来,“你,你敢”
    哎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意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意元宝并收藏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