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底, 京城的街上便多了好些人, 都是采买年礼的。其中不乏特意从外地赶至京城,为达官贵人们送孝敬的人家。毕竟,朝中有人好做事。
    邓长涵便是抱此目的赶到京城的,他已过他已年过四十,却仍居县丞一职, 数年未曾动一动。这次进京来是想之给同乡的上级贺岁拜年,也想着如果有机会, 能够换一个肥缺。县丞的俸禄并不是很高, 索性他还有些家底,妻子的娘家也略有产业, 给的陪嫁也很丰盛, 因此两人在银钱上并不为难。因此在年节之前,同家里人商量过后, 他便带着银票和一些土特产上京来。
    邓长涵虽然有些家底子, 但也实在比不上其他富贵人家, 能够用真金白银砸开一条路。要真有那个钱, 他早就捐一个官做了, 何必想着打点关系然而他任职的所在是一个偏僻地方,也没有什么金贵的东西, 实在拿不出手。所以尽管带了一些土特产, 但是邓长涵主要还是想到京城里买一些时兴的礼品来送人。
    他来到京城之后,没有冒冒失失上门,也没有直接去买礼品。邓长涵花费了一番功夫, 打听到上司家的门房住在哪儿,提着土特产上门拜访。
    富贵人家的门房,多多少少知道些主人家的好恶。既然是送礼,那必然得投其所好才行。不然钱花了,然而买回来的年礼却被放在库房里吃灰,那这礼送得还有什么意思。
    门房见了邓长涵的名帖,又看了看他带来的东西,有土特产有酒有肉,于是脸上泛起笑意“您倒是会做事。”
    寒暄一番后,家人将酒温好送来,两人一面喝酒、一面吃些下酒菜。
    寒暄之后,门房提点道“年礼这东西,我家主人府上从来就没缺过。实话告诉你,有多少用不着的,转手就送了出去。虽然礼单上记着名,人心里没记着你的名字,又有什么用”
    邓长涵一听,附和道“这话是再真也没有了。我倒是想送些投其所好的东西,只是不晓得大人所喜之物为何”
    门房哈哈大笑“大人喜欢玉石,你买得起上好的羊脂玉么”
    “那不知夫人喜欢什么”
    “喜欢宝石头面。”
    得,又是一个邓长涵难以买到出众的礼物。他带来的银票,虽然足够买玉买头面,但绝无可能买到令人眼前一亮之物。若是平庸的年礼,又毫无作用。
    邓长涵叹了口气,转念问“那府上的小娘子小郎君有什么喜欢的。”
    门房想了想“小娘子和小郎君平日里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对了,喜欢吃好吃的点心。昨天还听说小娘子吵着要一个什么梅花盒子点心。但去买的家仆都说,已经全部卖完了,就连预定也要排到年后去。为了这个,小娘子还闹了一会儿呢。”
    这听起来倒是个突破口。邓长涵暗自将这“梅花盒子”记在心里。
    从门房家离开后,他先去了杏糖记,在店门外等了一会儿,才能进去。一问,果然已经没有“梅花盒子”卖了。
    他想亲自问一问老板,看能不能给他匀出一个梅花盒子。可店里的招待回答说“东家今日没在店里。”
    邓长涵仍不死心,又打听到了老板的住址,直接上门拜访。
    他去了一回,谁知店主人却不在家。看门的江叔瞧他的名帖大小是个官儿,便同他说“我们东家虽然不在,但是姑爷却在家的,我帮你传个话,看他见不见你。”
    等候的时候,邓长涵在心里将他听来的消息过了一遍。这人所说的姑爷,大概就是萧老板的夫君,江宁解元了。邓长涵也是考过春闱的人,虽然没考中进士,但有些经验也能讲与他听。
    坐了一会儿,江叔掀起帘子出来,说“请跟我来。”
    过了一重院子,只闻梅香浮动。果然在庭前有一株腊梅花,花开得正灿烂。邓长涵跟着江叔进书房,只见一个少年正坐在书案后写文章,见他来,起身相迎。
    “我夫人今日在外头有事,你若有要紧事,我可代为通传。”
    好年轻的举人。邓长涵心里的重视又多了一份,他自己是三十来岁才考中的举人,尽管都是举人,可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前途同他的前途,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不急不急。”
    邓长涵笑着将带来的土特产奉上,笑吟吟地说了自己的身份。
    吴勉叫江叔倒茶来,转头和邓长涵道“我合该叫一声前辈的。”
    邓长涵瞥见他书案上的文章,笑说“我也算倚老卖老,索性说些会试的经验与你听。”
    他指点着纸卷上的墨团“这是错字,是不是”
    “惭愧,落笔的时候少不了写错几个字,倒是弄得纸张有些墨痕。”吴勉回答道。
    邓长涵起身走过来,指点说“你这样改错字,难免有些不美观。大人们评卷的时候,见纸面墨痕破多,难免有些不喜。我倒是有个法子,你或许可以听一听。”
    “愿闻其详。”
    邓长涵向吴勉要了一把小刀,一张薄纸。
    “这刀要是再小些就好了,只可惜我没讲我的小刀带来,不然可以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美人小吃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银河灿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银河灿烂并收藏美人小吃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