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老天开眼啦
她拿着信就准备去找姜九怀,走到门边,站住。
不行,姜九怀不想她再去打理红馆,肯定不同意她去。
不如来个智取。
捏着信,元墨有了主意,踢掉鞋子往床上一躺,被子拉过头,吩咐小七“我晚上不吃了,若是家主大人问起,你就说我身子不适,躺下了。”
小七点头,担忧地“要不要替二爷请个大夫瞧瞧”
“不用不用,我睡一觉就好了。”
一觉睡不好,那就再睡一觉。
反正肯定是赶不上明天一早去扬州府衙。
诗会从早开到晚,只等姜九怀前脚走,她后脚就去找朱大双,然后在姜九怀回家之前回来。
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给办了。
完美。
元墨躺在被窝里,为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原是装模做样躺一躺,奈何瞌睡虫们都十分健壮,当真昏昏欲睡起来。
迷迷糊糊间,隐约觉得有人摸向自己的额头。
她衣裳都没宽,裹在被子里原觉得有些热,这手凉凉的,很舒服。
“什么时候”
“一回来就”
声音模糊地落进元墨的耳朵里。
她猛地清醒过来,睁开了眼睛。
姜九怀坐在榻前,外面天色尚未全黑,正是黄昏晚饭时候,他这是饭都没用就过来看她
他手还抚着她的额头,正在向小七吩咐“去请大夫来。”
“不用不用,不用大夫。”元墨连忙道,“家主大人我没什么大事,您先去吃饭吧。”
姜九怀迅速回过头来,见她眼神清明吐字清晰,神情略有放松,眉头却皱了起来“出门可有多穿点可有披斗篷江南的湿冷比京城的干冷更容易让人受寒,你还穿这么单薄,在屋子里倒罢了,出门怎么受得了”
元墨恍惚觉得在他身上看到了红姑的影子,从前每一回生病,红姑就是这么叨念的。
姜九怀又道“爱俏也要看看时节,你难道就没有几件大毛厚衣裳”
元墨默默道“没有。”
她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原以为秋天就能把事情办好回去,压根儿没收拾大毛衣裳。
然后到在姜九怀身边,大部分时间窝在暖暖的屋子里,出门也有那件玄狐斗篷御寒,便正好省下了买厚衣裳的钱,因此身上穿的还是夹棉的。
姜九怀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明明是有几分凶相的,不知怎地,元墨却觉得有点可爱,忍不住笑了起来。
姜九怀狐疑一下,再一次探了探她的额头,怀疑她可能是病糊涂了。
以前怎么会觉得他心思难测呢他的心思明明这么明显地摆在眼睛里了,以前她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眉头皱起或扬起的弧度,眸子或深或暖的温度,嘴角勾起的程度没有一处不写明他的喜怒,明明白白,一看就知。
此时此刻元墨有一种感觉,她好像是经过漫长的挑灯夜读,终于读懂了姜九怀这本书。
对里面的每一帧图画,每一字文字,都了然于胸。
清楚地读懂了他的关切,也清楚地读懂了他的担忧。
现在提出明天在家养病不去诗会,姜九怀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大夫来了,先向姜九怀请了安,再给元墨诊脉。
大夫是扬州名医,常来姜家走动,但进到家主大人的院子还是人生第一次,不免战战兢兢,然后摸着元墨的脉活泼健旺,实在摸不出一丝病症,不免又更加战战兢兢。
姜九怀问道“如何”
大夫只得搜肠刮肚寻些话来,编出一个冬日人们常有的体相“病人左寸关浮浅,右寸关略疾,应是胃气不和加之寒气入体,以致元气不足之相”
姜九怀皱眉“你只说怎么治,吃什么药。”
大夫正待说一个温补养身的方子,元墨忽然开口道“家主大人,其实我没病。”
姜九怀道“胡说,有病就得好好治。”
元墨“我是真没病,我是骗你的”
一句话惊住了屋内所有人。
大夫很想割掉自己的耳朵。
小七很想假装自己不存在。
姜九怀慢慢地看着她,忽然轻轻叹了口气“药还是要吃的,我会给你准备好过药的蜜饯。”
元墨“”
才不是
元墨从床上爬起来,挥挥手让大夫和小七离开,然后关上房门,走到姜九怀面前,“扑通”一声跪下。
姜九怀一惊,就算是不想吃药,也不必做到这个地步吧
“家主大人,我是装病的。”元墨低着头,将心一横,“朱大双约我谈言妩的事,我不想去明天的诗会,所以想装病不出。”
头顶一片静默,空气沉重地压下来。
良久,姜九怀慢慢地、低低地开口“所以,你在骗我”
老天开眼啦
她拿着信就准备去找姜九怀,走到门边,站住。
不行,姜九怀不想她再去打理红馆,肯定不同意她去。
不如来个智取。
捏着信,元墨有了主意,踢掉鞋子往床上一躺,被子拉过头,吩咐小七“我晚上不吃了,若是家主大人问起,你就说我身子不适,躺下了。”
小七点头,担忧地“要不要替二爷请个大夫瞧瞧”
“不用不用,我睡一觉就好了。”
一觉睡不好,那就再睡一觉。
反正肯定是赶不上明天一早去扬州府衙。
诗会从早开到晚,只等姜九怀前脚走,她后脚就去找朱大双,然后在姜九怀回家之前回来。
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给办了。
完美。
元墨躺在被窝里,为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原是装模做样躺一躺,奈何瞌睡虫们都十分健壮,当真昏昏欲睡起来。
迷迷糊糊间,隐约觉得有人摸向自己的额头。
她衣裳都没宽,裹在被子里原觉得有些热,这手凉凉的,很舒服。
“什么时候”
“一回来就”
声音模糊地落进元墨的耳朵里。
她猛地清醒过来,睁开了眼睛。
姜九怀坐在榻前,外面天色尚未全黑,正是黄昏晚饭时候,他这是饭都没用就过来看她
他手还抚着她的额头,正在向小七吩咐“去请大夫来。”
“不用不用,不用大夫。”元墨连忙道,“家主大人我没什么大事,您先去吃饭吧。”
姜九怀迅速回过头来,见她眼神清明吐字清晰,神情略有放松,眉头却皱了起来“出门可有多穿点可有披斗篷江南的湿冷比京城的干冷更容易让人受寒,你还穿这么单薄,在屋子里倒罢了,出门怎么受得了”
元墨恍惚觉得在他身上看到了红姑的影子,从前每一回生病,红姑就是这么叨念的。
姜九怀又道“爱俏也要看看时节,你难道就没有几件大毛厚衣裳”
元墨默默道“没有。”
她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原以为秋天就能把事情办好回去,压根儿没收拾大毛衣裳。
然后到在姜九怀身边,大部分时间窝在暖暖的屋子里,出门也有那件玄狐斗篷御寒,便正好省下了买厚衣裳的钱,因此身上穿的还是夹棉的。
姜九怀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明明是有几分凶相的,不知怎地,元墨却觉得有点可爱,忍不住笑了起来。
姜九怀狐疑一下,再一次探了探她的额头,怀疑她可能是病糊涂了。
以前怎么会觉得他心思难测呢他的心思明明这么明显地摆在眼睛里了,以前她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眉头皱起或扬起的弧度,眸子或深或暖的温度,嘴角勾起的程度没有一处不写明他的喜怒,明明白白,一看就知。
此时此刻元墨有一种感觉,她好像是经过漫长的挑灯夜读,终于读懂了姜九怀这本书。
对里面的每一帧图画,每一字文字,都了然于胸。
清楚地读懂了他的关切,也清楚地读懂了他的担忧。
现在提出明天在家养病不去诗会,姜九怀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大夫来了,先向姜九怀请了安,再给元墨诊脉。
大夫是扬州名医,常来姜家走动,但进到家主大人的院子还是人生第一次,不免战战兢兢,然后摸着元墨的脉活泼健旺,实在摸不出一丝病症,不免又更加战战兢兢。
姜九怀问道“如何”
大夫只得搜肠刮肚寻些话来,编出一个冬日人们常有的体相“病人左寸关浮浅,右寸关略疾,应是胃气不和加之寒气入体,以致元气不足之相”
姜九怀皱眉“你只说怎么治,吃什么药。”
大夫正待说一个温补养身的方子,元墨忽然开口道“家主大人,其实我没病。”
姜九怀道“胡说,有病就得好好治。”
元墨“我是真没病,我是骗你的”
一句话惊住了屋内所有人。
大夫很想割掉自己的耳朵。
小七很想假装自己不存在。
姜九怀慢慢地看着她,忽然轻轻叹了口气“药还是要吃的,我会给你准备好过药的蜜饯。”
元墨“”
才不是
元墨从床上爬起来,挥挥手让大夫和小七离开,然后关上房门,走到姜九怀面前,“扑通”一声跪下。
姜九怀一惊,就算是不想吃药,也不必做到这个地步吧
“家主大人,我是装病的。”元墨低着头,将心一横,“朱大双约我谈言妩的事,我不想去明天的诗会,所以想装病不出。”
头顶一片静默,空气沉重地压下来。
良久,姜九怀慢慢地、低低地开口“所以,你在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