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童子。”
    “采药童子。”
    “四代记名。”
    “四代亲传。”
    陈季川将小裴泽掏空,对玉泉山的架构也大致弄清楚。
    如陈季川这种挑水童子,严格意义上,也只能算是玉泉山杂役。
    只有晋升为采药童子,才有机会拜余成波这样的三代弟子为师,先录个名,作记名弟子,往后有功或有成,再晋为亲传。
    一级级之间的划分不明确,晋升标准也不明朗。
    如裴泽,虽才七岁,但因为根正苗红,生在玉泉岛长在玉泉岛,又有灵根,入了玉泉山,起步就是四代记名弟子,比陈季川足足高了两阶。
    不过总的来说。
    勉强也能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山上有从很远很远的陆上过来的师叔伯跟师兄,也是从挑水童子做起的。”
    “师弟加把劲,很快就可以成为记名弟子了。”
    小裴泽见陈季川沉思,以为他在沮丧,小模小样的出声安慰。
    “好的。”
    “我会努力的。”
    陈季川见着好笑,冲小裴泽点头。
    夜深人静。
    陈季川躺在茅草屋中,打开仙籍
    姓名陈季川其三
    年龄18
    仙阶0
    官职无
    等级0
    灵根金、木、火注灵根只分有无,不分高下
    天赋造化洞悉
    功法剑图、陈门七十二绝艺、太阴炼形法、元一功
    术法陈祖四十八法、泼墨披麻剑法、
    临摹略
    法宝无
    仙俸10
    源力806
    进入新世界,仙籍刷新,年龄、等级全都回到最初始的状态。同时也多了灵根一栏,显化陈季川的灵根。
    “金、木、火。”
    陈季川看着自己的灵根,又去看备注一栏“只分有无,不分高下”
    他看着迷惘,不知含义。
    “难道是指灵根多寡,对修行速度、修行高度并无影响”
    陈季川心中猜测着,不敢确定。
    他在现实中得到的剑图、水经注这两门功法中,也没有对灵根的描述,一时半会儿,陈季川也不知道灵根于修行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悟元仙师是四灵根。”
    “余成波是三灵根。”
    “裴泽是五灵根。”
    陈季川目前看到的仅是这三人,还真总结不出什么规律,只能暂时按下“日后慢慢打听就是。”
    这样想着。
    陈季川又在心中规划今后的路线。
    “玉泉山有悟元子这样的炼气仙师,对炼气层次必定知之甚详。我功法不缺,剑图、水经注都是直指炼气的修仙法门。但毕竟只是两卷功法,更多的是修行上的描述,其他的很少提及。”
    功法毕竟只是功法。
    凭着一卷武功秘籍,就能修成绝世高手的,终究是世所罕见。
    陈季川在先天、化劲层次就困顿许久,在大梁世界中请教高手,与宗师、大宗师切磋交流。
    足足一百五十五载,才有当时成就。
    接下来。
    先天往后的路,炼气层次的道路,踏足修仙后的常识等等,陈季川半点都不知,须得从零摸索。
    玉泉山。
    就是最好的渠道。
    时间流逝。
    陈季川就这样在玉泉山中住了下来。
    每日上山下山十来趟,从早忙到晚,将药园里的水缸灌满。到了夜里,还在挑灯夜读,将园中藏书馆中的书籍一一翻看,用心记下。
    他向来刻苦。
    也吃惯了苦。
    如今仙缘当前,他当然要尽一切可能去努力、去争取。
    但也不能好高骛远。
    在没有熟悉新世界、更多了解玉泉山之前,当务之急,还是汲取更多的知识,努力表现,争取早日晋升采药童子。
    修行方面则不着急。
    先调养身子骨,靠着每天一点源力的仙俸,将亏空、残破的身体调养妥当,为日后修行打基础、做准备。
    每日挑水、打扫落叶,勤勤恳恳毫不懈怠。
    时间一天天过去。
    知识一天天积累。
    陈季川对这个世界,对玉泉山的认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来到玉泉山的第二年,陈季川仰仗洞悉术,记下了药园中数百种药材的名称、习性、药性。
    晋升采药童子。
    得授草木诀、小云雨术。
    从此可以修行,可以接触到药材的培育、采摘等等方面,从理论迈入实践。时间愈发不够用,白天黑夜转瞬过去。
    陈季川沉浸其中,不舍昼夜。
    一转眼。
    三年过去。
    。

章节目录

从道果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妖僧花无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妖僧花无缺并收藏从道果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