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文章怎么改风格都是一个样的根源。
    能找到这个根源了,只要根据这个问题去下力气纠正,总能扳过来。
    二人说话时,不远处船突然靠了过来,从船上跳过来一个人,宽袖长袍,清瘦利索,不是别人,正是刘湛。
    刘湛这次过来,既是因之前齐王几个人会议,也因苏子籍在向他请教时让他生出的心悸感觉。
    当时一时没有想明白,可议事时,就想明白了。
    作一派的真人,他自相信着自己的直觉,更因没有找出让自己心悸的原因,而越发困惑。
    所以他是带着一种惜才与警惕的心情,来找苏子籍。
    才一上来,就看到苏子籍的一个门客,正将一篇文章递给苏子籍。
    而苏子籍说的那句话,他也正好听到。
    他来的不是时候,苏子籍正在教授别人功课
    但立刻转身离去,刘湛又觉得不必,他有着自己的骄傲,对自己的才学也有信心,并不觉得自己这算是偷师。
    好在二人此时正是说到关键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他,刘湛也就光明正大地听着苏子籍对门客的提点。
    “要知,儒家正统所在,其实说穿了,仅仅是仁、礼二字,但是为什么衍生出那样多的派别”
    “论其本质,就是在现实求不得,大道无法行于世,因此就求外无门,故问于天心。”
    说着这句话的时,苏子籍竟还用手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了这几个字。
    “求外无门,故问于天心”简渠重复着这句话,不禁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苏子籍没有立刻打断他的思绪,而是等他终于醒过神,又说着“求之于天,故有理学,求之于心,故有心学。”
    “现在理学,心学,根子就在此处了。”
    “轰”后面的话,刘湛都没有再听。
    原本只无意中听到苏子籍对门客的提点,却让耳畔仿佛骤起了轰雷。
    刘湛虽然是尹观道派的掌教,但能成为观文殿学士,能在读书人官僚里人脉尚好,自然对儒学不陌生,他是明白多少代大儒的苦恼和追求,只是看不到路。
    这本没有啥,你看不到路经世之道,我也看不到路成仙,只是现在被一言轰破了。
    “大道难行,故求之天、心”
    这句话几乎说穿了整个儒家的过去现在未来。
    儒家当年创建,是要复兴周礼,以至于天下大同。
    可一代代奋斗,却始终无法实现。
    无法实行,就要苦苦探索,有的求之于天,就诞生了理学,有的认为应该回归于心,就诞生了心学。
    说穿了,就是看不见路的人一代代努力。
    “就这一句,已是前所未有,难道此子在学问上,已凌驾百代”
    他突然间仿佛看到了什么,一闪而过,是被人一语道破后的灵感。
    可惜,却没有及时抓住。
    这让刘湛的嘴里都泛起了苦味,心想,这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距竟这样大

章节目录

赝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荆柯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荆柯守并收藏赝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