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 莱县的街上依旧热闹。 所有人还停留在六月末几天的疯狂中,成群聚集在一起,聊这个人卖了多少份股,那个买了多少。 有多少外地人揣着银票。 “采沙的船回来了吗”忽然有人问道。 有人回道“还没有,沙也不好采,反正船还停在那边了,这两天好些出海的人都看到了。” “韩爷还说要亲自上船呢,说起来,这两天没有看到韩爷。” “昨天晚上还看到了,不是和贺东家一起在天香楼说话呢么” 众人凑在一起聊着,没有什么心思做事,迫不及待等韩玉来给他们分钱。 入夜,韩玉坐在炕上,面前堆叠了无数张的纸。 这纸不是普通的纸,而是通威银庄的银票。 韩玉自己都数不清楚,这里到底有多少张。 他也不准备数。 因为没有必要。 他将银票都叠好,放在箱子里,提在手上趁夜赶着马车,往通威银庄去。 通威银庄早就打烊了,但贺喜登应韩玉要求还在铺子里等他。 看见他进来,焦急地问道“韩爷,您好端端为什么要置换黄金” “理由和你说了,有人要看金子,可暂时金沙又挖不了那么多,所以暂时换一批金子应急。”韩玉问贺喜登,“贺东家,您这筹了多少” 贺喜登回道“您这要的太急了,我从附近四个分号里调过来凑一凑,也才一万两。” “不够你要的三万两。” 韩玉一怔,拧眉道“这、这不够啊,没有别的了” 贺喜登摇头。 “剩下的都是银子,您要不要银子” “那就要银子吧。”韩玉道,“给我换十万”他话没有说完,才发现贺喜登用惊讶的目光望着他,他心头一虚,摆着手道,“开玩笑开玩笑,我要银子有什么用,不要不要。” 贺喜登问道“韩爷,您不会要跑吧” “这怎么可能。我跑,我能跑到哪里去”韩玉摆着手道,“我不要银子了,你把金给我吧。” 贺喜登指了指地上放着三个箱子,道“都在这里,您验一验” 韩玉开了箱子,取了一个金条验证,又连着翻了两个“没问题没问题,”又道,“劳驾贺东家帮我抬到车上去。” “早晓得我留两个伙计。”贺喜登和韩玉一头汗的将箱子抬到车上去。 两匹马拉的车吱吱嘎嘎停着。 “韩爷,这么晚您一个人带着钱要注意安全啊。”贺喜登告诫道,“韩爷还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您可不能跑啊。” 韩玉摆手“怎么可能呢,您尽管放心。” 韩玉将银票点算给贺喜登,亲自驾车走了。 贺喜登站在路边,目送韩玉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韩玉回家取了换洗衣物,驾车往九号码头去,那边有一艘小船在等他,船上下来两个人,帮着他将箱子抬到船上,随即船徐徐驶离了岸边。 韩玉站在船头望着渐行渐远海岸,放声大声。 “一群蠢货,蠢货” 给他送钱。 “要不是怕坑太大,袁大人和贺喜登填补不上,贫道就将钱全部带走。” “天下之大,贫道有钱哪里都是家。”韩玉站在船头吹着海风,他不贪心,这一万两换金还有这么多的银票,足够他花用的了。 银票这里用不了,他可以去别的地方用,换成银子再换成别的银庄的银票就行了。 再找个偏僻的地方住下来,永远都不会有人发现他的。 韩玉心情极好,口中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 莱县的县衙,单单顾琛一个人,从六月二十七的下午到今天七月初三几天里,他卖掉了十六份股。 十六份的概念是,他已经实打实过手了十六万银票。 顾琛忙的饭都没有吃几口,要回县衙给县令苏永回禀。苏永不好亲自出面,许多事都是顾琛代劳。 “顾捕头,您中午还没空吃饭吧,给你留了四个馒头,您记着吃。”门口守门的差役笑嘻嘻地道。 顾琛点头“等忙完这几天,请弟兄几个吃饭。” “那肯定要了。”大家嘻嘻哈哈说话,就在这时,咚咚咚响起了鼓声,大家一愣,有人骂道,“谁他娘的这个时候敲鼓” 顾琛对差役道“去看看,不着急的好好劝再过两天来吧,咱们这几天太累了,还真想休息两天。” “成成成。” 顾琛和众人各自去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