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李慢侯才回到历城,这是后世的济南城,别名泉城。
    刚进后衙,就听到一声声丝竹之音,问过门卫,说是小娘子来了。
    大步走到卧室,果然是张妙常,在弹着琵琶。还有两个新罗婢在忙里忙外,收拾着。
    “公爷回来了”
    张妙常放下琵琶,屈膝行礼。
    李慢侯摆手示意两个新罗婢继续忙,不用管他。
    对张妙常道“就你一个人来了”
    张妙常笑道“公爷还想让谁来”
    “我儿子呢丫头呢”
    晏贞姑给李慢侯生了长子,如今已经四岁了,正是顽皮的时候。金枝生了一个女儿,小一岁,非常刁蛮,常把哥哥打哭。金枝一心要一个儿子,已经怀上,现在小心的很,从怀上开始就在安胎,都三个月了。
    张妙常道“李靖跟他娘去杭州看他外公,今年不跟你过年。宝妹跟夫人在海州,也不来跟你过年。你要不想让我来,我马上就回去”
    长子起名李靖,靖康的靖,如果再有一个,肯定就叫李康了。女儿叫宝妹,大名李姝,做个淑女就好,不过看来没什么希望。
    “你来了也好。你家人我一直没得到消息,你自己多操心一下。”
    李慢侯道。
    张妙常是山东人郓城人,自幼被卖到开封,那年才三岁,还没有大名,家人很难找。
    说道家人,张妙常果然有些失落。
    “找不到就算了。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们估计也不想找我”
    这完全是自我安慰,哪有女人不想娘家人的,找不到的可能很可怕,大概率是死了。
    死了如果能找到坟,都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如果连坟都找不到,都可能被别人吃了。
    李慢侯收复山东之前的几年,山东就是人间的活地狱。
    “你家还记得吗”
    李慢侯问道。
    张妙常摇摇头。
    她只记得他爹叫张全,家里排行老二,老大是谁,她都没有任何印象。山东郓城,名叫张全,这就是全部信息。
    这事只能慢慢做,还不方便大张旗鼓,因为如今李慢侯权势通天,在山东只手遮天,大张旗鼓的去找人,恐怕能找到一群假亲戚。张全这种姓名,在郓城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郓城是张荣的藩地,张荣可以让李慢侯驻扎马步兵,但却不允许李慢侯在哪里派官员,张荣手下一堆大小头目都没处安插呢。
    所以只是悄悄的派人去探查,连张荣都没通知,省的这土匪头子玩什么猫腻。
    “不说这个了。看看,我们山东人可给你送了不少东西呢”
    快过年了,屋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礼品,大多是一些土豪送来了。
    “这字画谁送的”
    有几幅字画,李慢侯看了其中几张不错。应该是当地文人送的。山东在北宋是人口殷实的富庶之地,文风兴盛,出了不少文化名人。
    “这是辛家送的”
    辛氏是济南大族,辛弃疾就出自这个家族。
    这是一幅闻鸡起舞图,画的很有功力,但还有些稚嫩,流于表面和技巧。
    辛弃疾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宗族,但此时还只能称之为大族,他们自己也不敢称望族。辛弃疾后来解释说,他的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后来给金国当了官员,先后做过谯县、开封等地的官员。
    辛弃疾父亲死的早,是祖父辛赞养大的,也是祖父教育出来了。辛弃疾说他祖父常常醉里挑灯看剑,时时刻刻都在图谋恢复,甚至还派年幼的辛弃疾去过金国都城查探情报。
    这些辛弃疾的片面之词,肯定有夸大的成分。真的洁身自好,辛赞就不会给金国当官。但人心所向,肯定还是希望宋朝统治的。不然培养不出辛弃疾这样的孙子,而且辛家整个宗族起义,后来随辛弃疾南下。
    只是这个家族在靖康之难的时候,显然还不够强大,祖上在唐朝的山东做过官,因此迁到了山东。在宋朝,辛弃疾的高祖只做到了儒林郎的官职,这只是一个九品小官。因此辛家算不上名门望族,虽然比地方土豪强一些,也只能说是地方名门,还不够旺。
    等到了辛弃疾长大,辛氏家族已经成长到能够训练族兵,发动起义的程度,显然在山东破碎之后,辛氏反而发展壮大。
    “这首词不错。生当为人杰这是李清照写的李先生回山东了”
    没看署名,李慢侯就认出了李清照的诗,太有名了。
    有名道张妙常一点都不意外李慢侯竟然听过李清照的名字。

章节目录

宋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人阿Q并收藏宋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