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气急败坏“臭不要脸的东西,都一把年纪,还想给我当儿子”
    两人正争得面红耳赤时,瞧见一人迎面走来。
    这不是死对头周彧吗
    兄弟俩瞬间进入眼神交流阶段。
    哥,揍他
    张鹤龄不动声色地摇摇头,又眨巴了一下眼睛,咱们现在打不过,下一次一定,不过这狗东西一定有粮。
    张延龄双眼放光,周家在江南和广东有不少米坊,肯定能收够三十万石啊
    周彧见了张家兄弟,暗道晦气,正想绕道走开,却听到一声叫唤,“长宁伯,别来无恙啊。”
    “大家都是国戚,过来叙叙旧嘛”张延龄傻笑着。
    这两兄弟有这么礼貌,倒是少见。
    周彧冷哼一声“听说你兄弟二人,被王越弹劾了”
    张鹤龄也不是要脸的人“弹劾有什么大不了的,陛下又不会砍我们的脑袋。”
    周彧懒得理他们,正要去仁寿宫,张鹤龄却忍痛拦住他道“收粮你卖不卖”
    周彧道“一石三钱银子你敢买吗”
    兄弟俩脸上一喜“成交”
    “”周彧。
    弘治皇帝罚粮三十万石,这个数字有点吓人,因为每年夏税收上来的粮,也不过四百万石。
    粮食筹集完备后,兵部派人押运至宁夏。
    严成锦把一封书信交到房管事手上“让我爹亲启,看后即焚。”
    房管事点点头。
    宁夏府,大帐外飘着雪,呼呼的北风灌入口中,让人说不出来话。
    军营断粮了,严恪松命下属用大锅把仅剩的米煮粥,再去草原上挖了一些草根,一同煮熟。
    粮仓中没有粮,谁也不会多吃。
    为了稳定军心,严恪松在军营里,与大家同吃。
    一个副将对着他道“总兵大人,昨夜,又逃了五百人。”
    严恪松骂骂咧咧“本爵爷说了,我那儿子在京城,一定会帮老夫要来粮,为何因为我儿是状元,人聪明又稳重,我是他爹,他能不管他爹吗这些怂崽子,一个个都不信本官”
    副将苦着一张脸,大人啊,要军饷哪儿那么容易要是能那么容易,还屯田干啥呀
    士卒们显然也不信,总兵大人吹自家儿子也不是一两天了,他们都习惯了。
    副将颓丧着脸“总兵大人,我等宁愿与鞑靼人厮杀战死,吃那鞑子的血肉,也不愿做个饿死鬼。”
    一呼百应,附和声不断。
    严恪松依旧坚定“本官已上书朝廷,陛下很快就会派粮来了。”
    副将终于忍不住道“总兵大人不知,连总宪大人都没有办法,每年过冬,总会有很多人逃离卫所,只怕到明年开春,粮仓也还是空的。”
    严恪松轻叹一口气,如何忍心看他们饿死在边城。
    忽然又想起了儿子,眼中忽然泛出泪光,也不知道他在京城如何了。
    “总兵大人账外一里,发现行兵。”
    “可是鞑靼人来袭”
    “风雪太大,看不清楚。”
    军中号角吹响士兵们纷纷待命,埋伏在雪地里,严恪松穿上戎装,率军前往。
    “总兵大人是朝廷的粮车”探子大喊一声。
    待到粮车走进,严恪松才看见是房管事带着粮回来了,只是这些粮,怎么那么多
    “那小子不会把宅子都卖了吧”严恪松问。
    “老爷,不是咱们家的粮,是少爷跟朝廷要来的。”
    严恪松哈哈大笑“听了吗,本官就说,我儿成锦,有本事,你们总说本官吹牛,这回看见了吧,三十万石,躺着吃也吃不完啊”
    回到账中,房管事一直打着哆嗦,掏出信“老爷,这是少爷给您的信,让您看后即焚。”
    严恪松忙是将信打开,映入眼帘的是老爹亲启,看后千万记得焚烧,不可留下字据。
    里头,写了整饬军粮的建议,让他张贴告示,改作五石以上准许纳粮,粮草百束以上准纳,并且将价钱调到一石三钱。
    以前,是五百石准纳,现在是五石,降低了一大截。
    告示贴出去之后,第二日就有百姓拿多余的粮食来卖了换钱。
    一笑澄明说
    感谢若有舞台荣耀必傍吾身书友的打赏,求一下收藏和推荐,谢谢大家。

章节目录

大明从慎重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笑澄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笑澄明并收藏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