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朝正要散去时,一个小太监忽然小跑进来。
“陛下,宣府巡抚都御史雍泰命亲兵押回了两人,是宣府的参将李稽和王杰,雍泰状告此二人克扣粮饷,请陛下定夺。”
李东阳猛然一惊。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向李东阳,这里头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与李东阳有关
这个案子不是交由刑部,就是交由都察院处理,只有特殊情况,才交给锦衣卫。
若能将此案破开,升右佥都御史就有几分把握。
“大人,接活。”一个慎重却不刺耳的声音响起。
戴珊反应过来,站出来一步“陛下,不如将这个案子交由都察院审理”
“陛下,此案应当由刑部审理。”刑部尚书闵珪站出来。
年关了,各部门都在抢活,严成锦断然不会让刑部抢去“陛下,臣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道声音极有特色,轻重缓急拿捏得当,让人生不起气来。
一听就知道是都察院那个谨慎的家伙。
“你说”弘治皇帝带着怒意,并非是冲着严成锦,而是冲李稽克扣军粮一事。
“各府州的御史,皆归于都察院,既然是由雍泰发现,应当由都察院衙门来审理才合情合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道“就交由都察院衙门吧。”
散朝后,回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召集各御史开会。
“克扣军粮一事重大,陛下心中焦急,定要尽快审理出来,你们谁助老夫审理。”
严成锦道“不如就由我和方学来协助大人”
“大人,严成锦年少,写弹劾疏奏尚可,查案子恐怕不如我与张津。”说话的御史命叫文森。
严成锦看过他二人的资料,文森和张津皆为成化朝的进士,而他和方学是弘治朝的进士。
资历自不如他们两人,提出异议也正常。
“大人,有我与方学在,三日之内,有四成把握破案。”
文森和张津摇头轻叹,才四成把握。
戴姗知道严成锦的规矩,暗自加了两成,六成不低了。
“嗯,你二人随我入衙审问吧”
严成锦却道“大人稍等,下官要先做准备。”
半个时辰之后,戴姗气急败坏“成锦啊,只是审两个犯人罢了,不必如此慎重,都快要下值了。”
“此事牵连太多,还是慎重一些好。”严成锦写了一大堆资料,纸条递出“敬之兄,劳烦将这些资料搬出来。”
天亮等到天黑。
戴姗气得拂袖而去,只能明天再开堂了。
方学站在一旁,疑惑“老高兄,审问这两个犯人,你将他们的原籍要来做什么”
“还是了解清楚一点好。”
“老高兄又把宣府的军粮账册搬出来做什么”
严成锦摇摇头“敬之兄问得太不慎重了,怎么能不看案宗就下手查案,万一有同党作祟,且不徒劳”
“可老高兄为何把戴大人的资料也翻出来”
“戴大人审理此案,怕他与王杰等人有私。”
“可你为何把我的也翻出来”
“怕你与王杰私通。”
“”
方学面色木然,对慎重二字产生了怀疑。
次日清晨,严成锦没有上朝,与方学来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坐在高堂上,衙役们手持仪仗站在两旁。
台下押着李稽和王杰两人。
“李稽,王杰,你们二人可知罪”
李稽和王杰摇摇头,道“不知。”
“你们二人克扣了士卒的粮饷,没有粮饷,士卒就要吃草根,草根没有营养,士卒身形消瘦,没有力气,鞑靼人来犯便无力抵御,丢了城池,就是卖国通敌的大罪”
李稽和王杰差点吓尿了。
克扣军饷,也能说成卖国通敌
二人茫然四顾,寻找声音的来源,只见有个带着人
“陛下,宣府巡抚都御史雍泰命亲兵押回了两人,是宣府的参将李稽和王杰,雍泰状告此二人克扣粮饷,请陛下定夺。”
李东阳猛然一惊。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向李东阳,这里头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与李东阳有关
这个案子不是交由刑部,就是交由都察院处理,只有特殊情况,才交给锦衣卫。
若能将此案破开,升右佥都御史就有几分把握。
“大人,接活。”一个慎重却不刺耳的声音响起。
戴珊反应过来,站出来一步“陛下,不如将这个案子交由都察院审理”
“陛下,此案应当由刑部审理。”刑部尚书闵珪站出来。
年关了,各部门都在抢活,严成锦断然不会让刑部抢去“陛下,臣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道声音极有特色,轻重缓急拿捏得当,让人生不起气来。
一听就知道是都察院那个谨慎的家伙。
“你说”弘治皇帝带着怒意,并非是冲着严成锦,而是冲李稽克扣军粮一事。
“各府州的御史,皆归于都察院,既然是由雍泰发现,应当由都察院衙门来审理才合情合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道“就交由都察院衙门吧。”
散朝后,回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召集各御史开会。
“克扣军粮一事重大,陛下心中焦急,定要尽快审理出来,你们谁助老夫审理。”
严成锦道“不如就由我和方学来协助大人”
“大人,严成锦年少,写弹劾疏奏尚可,查案子恐怕不如我与张津。”说话的御史命叫文森。
严成锦看过他二人的资料,文森和张津皆为成化朝的进士,而他和方学是弘治朝的进士。
资历自不如他们两人,提出异议也正常。
“大人,有我与方学在,三日之内,有四成把握破案。”
文森和张津摇头轻叹,才四成把握。
戴姗知道严成锦的规矩,暗自加了两成,六成不低了。
“嗯,你二人随我入衙审问吧”
严成锦却道“大人稍等,下官要先做准备。”
半个时辰之后,戴姗气急败坏“成锦啊,只是审两个犯人罢了,不必如此慎重,都快要下值了。”
“此事牵连太多,还是慎重一些好。”严成锦写了一大堆资料,纸条递出“敬之兄,劳烦将这些资料搬出来。”
天亮等到天黑。
戴姗气得拂袖而去,只能明天再开堂了。
方学站在一旁,疑惑“老高兄,审问这两个犯人,你将他们的原籍要来做什么”
“还是了解清楚一点好。”
“老高兄又把宣府的军粮账册搬出来做什么”
严成锦摇摇头“敬之兄问得太不慎重了,怎么能不看案宗就下手查案,万一有同党作祟,且不徒劳”
“可老高兄为何把戴大人的资料也翻出来”
“戴大人审理此案,怕他与王杰等人有私。”
“可你为何把我的也翻出来”
“怕你与王杰私通。”
“”
方学面色木然,对慎重二字产生了怀疑。
次日清晨,严成锦没有上朝,与方学来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坐在高堂上,衙役们手持仪仗站在两旁。
台下押着李稽和王杰两人。
“李稽,王杰,你们二人可知罪”
李稽和王杰摇摇头,道“不知。”
“你们二人克扣了士卒的粮饷,没有粮饷,士卒就要吃草根,草根没有营养,士卒身形消瘦,没有力气,鞑靼人来犯便无力抵御,丢了城池,就是卖国通敌的大罪”
李稽和王杰差点吓尿了。
克扣军饷,也能说成卖国通敌
二人茫然四顾,寻找声音的来源,只见有个带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