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锦道“那么吏律第七条呢”
“答不上来”
“刑律第三条”严成锦又问。
熊繍怒了“谁能背出来”
严成锦朝着弘治皇帝,微微躬身“臣可以,刑律第三条
以手足殴人不成伤者,笞二十,成伤及以他物殴人不成伤者,笞三十,成伤者笞四十青赤肿为伤非手足者,其余皆为他物,即兵不用刃,亦是拔发方寸,以上,笞五十,若血从耳自中出,及内损吐血者,杖八十,以秽物污人头面者,罪亦如之”
如数家珍般,将刑律第三条、吏律第七条和户部第三条,依次说活。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皆为目瞪口呆。
还不等他们反映过来,严成锦继续“正如陛下和诸公方才所见,明律晦涩难懂,连常用明律的刑部部堂,也背不出来,更遑论推及天下
这就是臣请乞,修改明律的缘故”
明律是朱元璋订的,放牛娃没读过多少书,修出来的明律连标点都没有。
语句更是生涩。
历代的翰林虽然学富五车,却不敢将明律,纳入翰苑修撰的书籍当中。
所以,一直得不到修缮。
朱元璋为了推行律法,曾经下令,若家中奉有一本大诰,可以减罪一等,死刑可以降为无期。
就算是这样,明律也没有推行开来。
“在一些州县中,知州知府量刑十分混乱,判定过重。
而百姓则会以为,这是朝廷的暴政,这是臣请乞修改明律的第二个缘故。”
熊繍无言以对,方才,陛下和大臣都瞧见他背不出来。
此时,在强行反驳,只会在陛下和内阁心中,落了下乘。
他聪明地退回刑部的队伍中。
弘治皇帝心中有些动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高皇帝立下的祖训,真的是对的吗
“严卿家想改哪里”
严成锦早有准备道“明律中太多漏洞,若仔细说,臣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弘治皇帝狠狠地扯了扯嘴角。
李东阳等人在内的百官,眼眸明显一凝。
你可真能吹啊
三天三夜能背一千遍明律了,你还说不完,高皇帝就有如此不堪。
弘治皇帝有些生气了,面色阴沉下来“朕倒是想听听。”
“臣请乞,将问刑条例并入大明律中,另立商法、专利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经济法、土地法、建筑法”
严成锦一口气列出几十种。
但这却有必要,良乡的商业已渐渐发展起来,今后将会更繁盛。
以及大明如今的着作。
这些都需要同步健全的律法制度,才能使大明昌盛起来了。
秦朝统一六国后,得以昌盛的原因,很大程度取决与一套完整的律法。
虽然它还不健全,却令秦朝有条不紊,日渐繁盛。
汉承秦制,所以,汉朝的律法体制也十分完善。
明朝承袭的是唐律,虽然也无错。
但那只适合以前的大明,不适合今后的大明。
以高照数学奖为例,若无专利法和知识产权法保护,若被人窃取成果,该把奖颁给谁
故而,伴随着大明的变化,需要更健全的体制。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有些律法,压根没听说过。
李东阳也没反应过来。
“你是如何想到这些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