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推诿是正藏的。
“你这是何意陛下让你三日想出来,你就这般给百官答复”王华捂着胸口,悲戚地问。
我儿孤身一人在海外征战,生死不知,也没有疏奏传回。
你天天在府上吃甜瓜,好吃好喝。
苍天不公,本官今日拼了老命,也要你体验离开京城之苦。
严成锦认真起来“需考核之后,才能给陛下答复。”
经过考核,就不会误判了。
不过这是使用王守仁的后遗症吗
他能明白王华的心情,已经三个月,没有疏奏传回京城了。
王华冷声问道“你要命一千二百余人入京”
年间大计三年一次,很快就要有年间大计了。
但有些官员,经历过一次年间大计,所以,六年才入京考核一次。
弘治皇帝蹙眉“从蜀地来京城,随从车驾需一起北上,劳民伤财,不是上策。”
官员出行,就算再清贫,也会带几个仆人上路。
朕何曾没想过
“况且来京城后,又有什么证据考核,判断清污”刑部尚书熊繍问。
京察需要证人,而地方官员的证人,自然在地方。
严成锦面色自如“都察院派人去蜀地,逐一考核,将名单列给陛下。”
弘治皇帝微微愣了一下。
原来此子说的考核,是亲自去蜀地彻查,这倒是万无一失之策。
王华还想奚落几句,见到这样的情形,也说不出话来。
“倒是良策,朕说让你裁决,自不会食言,就由你派人前往蜀地吧,四月后,给朕一份名册。”
弘治皇帝不容置疑地道。
王华厉声道“此事事关重大,严大人身为都御史,应当亲自巡视蜀地才是。”
李东阳转过头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华这是来复仇了。
唉,谁让此子总是举荐王守仁呢。
“都察院的疏奏众多,本官不便离开京城。”
退早朝后,王华满脸悲戚地从殿里走出来。
有些惋惜,不能派严成锦离京,若严成锦离开京城,就不会再有人举荐王守仁。
我儿这辈子才安全。
“严成锦,此为最后一次,你若再胡乱举荐我儿,老夫与你,势不两存。”王华面红耳赤地威胁道。
我儿明明是文官,你却总让他当武将,是何居心
“王大人何必如此,伯安兄一定会安然回来的。”
王华气急败坏“你说得轻巧”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在思考派谁去蜀地,罢斥一千二百余官员,不是儿戏。
就算是郑乾,也只是懂得律法和写弹章,查案却远不如王守仁。
更遑论姜文三人。
不论派谁去,严成锦都不放心。
郑乾领着姜文三人,走进值房,齐齐朝他恭敬地行礼。
“都察院要彻查蜀地一千二百余官员,你们谁愿意去”
郑乾毫不犹豫地拱手“下官愿意前往。”
姜文跟着道“下官愿意前往”
许天锡和张霁雨迟疑片刻,才跟着道“下官也愿意前往。”
仅仅只是慢了两秒,但严成锦已经重新评估了两人的忠诚度。
郑乾四人微微抬头,不知道严大人要派谁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