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将新换的弘治银票,塞入怀中,一脸恭敬地走过来“儿臣厚照,见过父皇。”

    严成锦惊叹,这厮总能光速进入孝子的戏份。

    弘治皇帝微微眯着眼睛“你来这里,存银子”

    “父皇多虑,儿臣只是觉得新奇,才来看看,这就回宫。”朱厚照目不斜视。

    明明是一本正经,可在李东阳几人眼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严成锦知道,朱厚照是来存银子的。

    两万五千两银票,比白银好藏。

    弘治皇帝显然不信,示意萧敬和牟斌“搜身。”

    “殿下得罪了。”

    萧敬和牟斌各执一手,从朱厚照怀中搜出新银票,还热乎呢。

    弘治皇帝略微心惊“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朱厚照不忿地道“儿臣凭本事骗来的,老高是同谋。”

    李东阳几人面色僵硬,骗了两万五千两

    按明律,应当加鞭笞二十,流放到边陲服役。

    严成锦恨不得将朱厚照的嘴缝上“这是从寿宁侯支给的银两,陛下上次,只查抄了一半。”

    是你先出卖臣的。

    朱厚照急了,很快又镇定下来“父皇,这笔银子,是儿臣要存给秀妘的嫁妆。”

    胡说,你分明是想用来招兵买马,去草原撒欢。

    严成锦微微侧头,朱厚照也学会了王守仁的攻心。

    弘治皇帝念及这份孝心,竟心软下来,宫墙之内,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手足情谊。

    太子能为幼妹着想,心中大慰。

    “朕不收你的银子。”

    银票又回到朱厚照手中。

    弘治皇帝一行人在商号的门前,站了许久,有些失望,弘治银票代表着弘治皇帝的公信。

    一个来换银票的人都没有,说明,百姓不相信弘治皇帝。

    想到此处,弘治皇帝有点心寒。

    严成锦劝慰“在商贾眼中,弘治银票与大明通宝是一样的,才不被信任。”

    这个道理,弘治皇帝和诸公都明白,但如何让商贾来兑换银票

    圣旨才昭告天下三日,总不能立即撤回。

    就算撤回也无济于事,大量的白银流入,也会让银子一文不值。

    矿道的银子还挖不挖了

    弘治皇帝自我安慰“朕觉得,明日会好转起来,诸公以为”

    “陛下所言甚是,消息才放出去两日,没准明日,就有商贾来换银票了。”谢迁补充。

    弘治皇帝抱着一丝侥幸,回到宫里。

    棋盘街上川流不息,商贾或许会驻足观望,却无人走到商号里,换取银票。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换汤不换药。

    朝廷只是将大明宝钞改了名字,叫做弘治银票,骗傻子呢

    严成锦对着王不岁道“为何无人存白银”

    “您都不存当官的都不存,士绅哪里敢存”王不岁苦着脸。

    担心白银会贬值,但又怕存进去的银子,会被朝廷霸占。

    虽然慌张,但不敢存。

    不过,这一番话点醒严成锦。

    官绅能触及朝中大事,在士绅中,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

    豪绅们看官绅都不存,哪里敢存。

    尽管跋山涉水,押运白银交易,很不方便,但只药白银在手里,就安心。

    严成锦命人准备轿子,来到李府见李东阳。

    “李公可知,士绅为何不存银子”

    李东阳目光灼灼,露出慈善又意味深长的笑容“你知道”

    “百官不存,士绅才不敢存。”

    严成锦知道,若直接谏言,就会与百官站在敌对的位置,需李东阳力挺。

    李东阳陷入沉思。

    换而言之,就是让百官先存白银,换成银票,再号召商贾来存银子。

    谏言的人,必定会引起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慎重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笑澄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笑澄明并收藏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