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点点头不再回应。
    典林不以为意,轻手轻脚退出藏书房合上门。等回到练武场,第一场书法已经落座大半,来观赛的已经把场子围满。练武场一周的几阶石板已经坐满了人。
    “木木”孙小娘子从后边扑在典林身上“我听隋姐姐说你去拿纸笔就来找你,跟我来,我家和你家坐在一起,我哥同学占得位置,特别好。”
    典林艰难的穿过人群,终于到了地方。
    “林儿。”典母感觉上次见面已经好久,摸着女儿的脸泪眼模糊。
    旁边的典敬业更不好受,他是真的好久没见女儿,再加上最近一摊子破事,更是觉得自己这个爹无能,无颜面对女儿。
    “爹,您最近还好吗”
    “好啊,林姐儿你不用操心爹娘,好好读书。”
    “爹娘也不用担心女儿,女儿也很好。”
    典敬业摸了摸女儿的头顶,点点头,“坐吧。”
    孙小娘子坐在典林身边,旁边是孙讳,典林同孙讳打过招呼,孙小娘子说“我爹娘说家门不幸,一个拿的出手的都没有,就不来跟我们丢人了,有时间还不如做生意给我赞点嫁妆。”
    而典家父母都来了,可见一是想女儿,二是铺子是做不了生意了。
    想到这点,典林并未显露,而是继续和孙小娘子聊天“人怎么这么多”
    孙讳接话“大部分都是凑热闹的,到后面人就少了。”
    “怎么这样那到了经义岂不是没什么人”孙小娘子愤愤不平“为什么把经义放在最后”
    “经义就是死记硬背,我听说这次卷子出题多,参与人数多,很可能时间不够,才放到最后,估计先生现场取名都来不及,得等个三四天才会公布。”孙讳小道消息多得很。
    就在说话中,第一场已经开始。
    在先生们坐着的台上,一张大布展开挂上,是平江潮的一段,平江潮是阮大家于延光五年所写的骈文,此文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
    布上是一手漂亮的楷书,科举指定字体,远看着没什么,但是每个字都写的级大,这样都能写的如此笔酣墨饱,可见下笔之人功力极深。
    “阮体是先生所写”典林最近正在临摹阮家书贴。
    “好字啊”周围交头接耳的众人低声称赞。
    吴山长起身说道“一炷香时间,一声鼓起笔二声鼓落笔,字体不限。”
    随着鼓槌落下。
    “咚”
    练武场一片寂静,无人说话。只有场内学子翻纸的细小声音。
    典林看了一会布上原文,便拿起小木板垫在腿上,打开竹杯倒出墨汁,笔尖沾了沾开始落笔。
    孙小娘子刚开始还看场内,但是眼神渐渐变成了盯着典林的笔尖,运笔简洁平和畅达,看着就让人觉得痛快。
    并非场内学子不如典林,而是除了他们的动作,实在看不到字写什么样。
    “小姑娘字不错啊”围观群众们也是有些无聊,转而来看典林。
    “看起来年岁不大啊,这手字下过苦功。”
    典敬业听到这番话忍不住疯狂的扬起嘴角“不才小女哈哈。才九岁夸不得夸不得也就是刻苦了些哈哈哈”
    围观群众“”
    “小姑娘是背过平江潮”圆脸富态的中年人问。
    孙小娘子说“典林什么东西读几遍就会背了,厉害的很”
    “这就夸张了吧”
    “哈哈哈小孩子嘛。”
    周围都是场下学子的家长,大多也是识文断字,读几遍就会背这与过目不忘也没有什么差别了,只是当做小孩子大话。
    刚刚的中年男子也笑着说“难道四书五经这位小姑娘也能这般背下来那岂不是现在就有童生之才
    另一人接话“还是谦逊些,做学问一事上莫要说大话。”
    “年级尚小能写此字已是不易,何必再图其他虚名呢”之前夸赞的人也纷纷转了口风。
    读过些书的人总有几分好为人师倚老卖老的情结。
    孙小娘子脸涨得通红,刚想分辩,孙讳便拉住了妹妹向她摇摇头,“你一句话就给典林惹来了麻烦,还不闭嘴,他们说几句就过去了。”
    孙小娘子忍下气,小声嘟囔“本来就是,我又没撒谎。”
    典敬业倒是心里不爽,我女儿就是有本事怎么就夸张了
    “不瞒各位说,小女也报名了经义一科,过目不忘不敢说,腹中还是有几分墨水的,这是夸张傲慢之语还是确有童生之才,今日经义大比,便可一见啊”

章节目录

科举之以学为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财运滚滚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财运滚滚来并收藏科举之以学为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