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智跟沈贤聊了一会儿关于职大食堂和师大食堂的想法。
    虽然同出一门,对外都宣称“乔帮主的食堂”。
    但两家食堂还是要有明显的不同。
    职大食堂以中高端的顾客为主,因为地理位置受到限制。职大的学生人数以及周围的商业气氛,不能给食堂带来巨大的流量,因此便另辟蹊径,通过网红模式,从全国流量当中筛选出优质流量。
    而师大位于大学城,周围原本就有浓郁的商业氛围,但消费者以大学生为主,因此消费实力比较弱。
    因此沈贤建议师大那边的新店,人均消费要进行降档。
    乔智否定了沈贤的意见。
    “老沈,我理解你的意思,想要吸引大学城的原有流量。但那边一旦降档,会影响老店的生意。其次,食堂为什么能够火一方面是我们的饭菜的确美味可口,另一方面通过制造落差感,引起消费者的好奇与青睐。”
    沈贤莫名其妙地望着乔智,“不太理解。”
    乔智笑着说道“现在很多人都在分析乔帮主的食堂为何能成功其实我也深层次地研究过。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打脸营销;第二真香营销。”
    沈贤更加迷糊了。
    沈贤未来是师大食堂的主厨,也是核心管理人员。
    乔智必须要将统一的经营理念渗透到他的骨髓。
    “我们通过自媒体发布很多视频,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传播。很多顾客是慕名而来,也有很多人是为了打脸而来。他们都觉得,食堂是餐饮的最底层,为什么卖那么高的菜价,都希望用打脸的方式,证明那些热捧的网友是错误至极他们不仅想要打食堂的脸,要想打那些捧臭脚粉丝的脸。”
    沈贤目瞪口呆。
    很新奇的逻辑,但似乎真的如此。
    “进入店内,他们都会有一种进入黑店的感觉。一方面觉得自己被坑了,一方面也想能有意外之喜。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下,我们制作的食物,只要质量够好,便能产生强大的真香定律。”
    沈贤咽了口吐沫。
    不得不说,乔智再次让自己刮目相看。
    之前只听过饥饿营销,而乔智挖掘出了新的营销模式。
    似是而非。
    沈贤只觉得乔智真的超级厉害。
    一开始也没能找到“乔帮主的食堂”能火的原因
    是从顾客的反馈中得出的结论。
    大部分顾客对食堂的评价,两个词出现频率较高,“打脸”和“真香”。
    乔智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以后要以这两个方向作为食堂营销模式的主旨,再接再厉。
    师大食堂的菜价,会和职大食堂一样。
    不要害怕客人吃不起,也不要担心被人称作是“黑店”。
    甚至,要有“勇于”开一家黑店。
    黑不可怕,关键要光明正大告诉客人我就是一家黑店,你爱来不来
    就跟吃软饭一样。
    “软饭硬吃”才是最高境界
    菜的味道要适当变化,两家食堂要有竞争意识。
    职大食堂有优势,是第一家店,形成良好的口碑。
    在大部分顾客的印象中,老店都是最好的。
    师大食堂的优势在于极好的地理位置。虽然那些大学生因为消费力不足,不会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但他们是极好的宣传群体。
    乔智跟沈贤分别之后,前往师大食堂一趟。
    胡青青是个好监理,乔智做任何事,总会小心谨慎。
    到现场之后,挑了几个毛病。
    胡青青让工人连忙进行修改。
    她知道乔智的意图。
    鸡蛋挑骨头,是为了让工人们把活儿做得精细一些。
    虽然乔智是个很难搞的“甲方”,但胡青青骨子里欣赏乔智做事的风格。
    处理任何事情,都会锱铢必较。
    这似乎是成功人士的共性。
    离开师大食堂的现场,乔智接到胡展骄的电话。
    “刘达回国了”
    “盯死他。”
    刘达返回国内,肯定不会忍气吞声,还会弄出幺蛾子。
    只是他不知道,暗中有人盯着他。
    刘达在明,自己苟在暗处。
    不怕他翻起大浪。
    蓉城国际机场。
    走出出口的瞬间,刘达涌出落魄的伤感。
    在国被困多日,恍如隔世。
    曾经巴蜀餐饮界的翘楚,沦落成被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花费三百万美金,才顺利跟那个贱人庭外和解。
    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远远地便看到吴林风,刘达心中稍微有些暖意。
    这群弟子没有离开自己,或许是最大的安慰,也是东山再起的资本。
    “我来帮您拿行李。”吴林风面带微笑。
    终于等到师父安全归来,吴林风也是松了口气。
    刘达微微颔首,“其他师兄弟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国名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烟斗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斗老哥并收藏大国名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