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圣说的关于天书起源自泰山,这只能算是众多版本的一种,是一家之言,无从考证。
    他们可以说,你也可以听,至于最后你信与不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为人间独修天书最多之人,叶小川心中是在半信半疑之间。
    时间线能对的上,不代表二圣说的这个版本便是最贴近历史的。
    太久远了,至少过去了六七十万年,人间文明在这段时间经历了数次浩劫,虽然在南疆巫山玉简藏洞里,或许有保留着当年的一些历史。
    但是那个时代,人间文字是早已经失传的古篆,就算从浩瀚的玉简里找到关于十卷天书的出处,当今人间只怕也无人能认得上面的文字。
    不过,叶小川觉得既然二圣今晚一直抓着天书不放,肯定不仅仅是要教导自己“不破不立”,也不仅仅是讲述天书的起源来历。
    他有一种感觉,二圣似乎是另有深意,尤其是第十卷儒道篇,似乎才是今夜二圣讲座会的主题。
    他抓住了重点,道“两位前辈,这儒道篇莫非一直在泰山传承”
    二圣摇头。
    端公道“儒道篇早已经失传多年,但是也没有失传。”
    这是一个悖论。
    到底是失传了,还是没失传
    上官玉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二圣微笑。
    叶小川忽然明白了过来,道“既然每一卷天书,都存在隐藏的奥秘,那失传的只怕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字。儒道的精髓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在人间传承。”
    这一下二圣是更加满意了。
    颜公点头道“不错,人间失传的,只是儒道篇中关于修真炼道的法门。儒道篇中的另外一种力量,却没有失传,并且得到发扬。”
    不必颜公点透,上官玉已然明白,这股力量是儒家的学说思想,这一卷天书中蕴含着治国安邦之策。
    或许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其他九卷天书都是修真之法,是问鼎长生之术。
    只有这卷天书,才是对普通人有意义的。
    儒家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土无数年。
    夜,渐渐的深了。
    距离黎明还有不到三个时辰。
    百花酿在几个酒鬼面前,已经一滴不剩。
    端公将最后一杯百花酿一饮而尽,笑着道“颜公,咱们珍藏多年的仙酿,今夜饮毕,此生无憾也。”
    颜公点头,道“能将这小子,扶上马,送一程,我们两个老头子,也不算白在人间走一遭。”
    说完,他转头对洞口道“小余,小石,你们过来。”
    一直躲在暗中偷听的余海桑与石惊天闻言,赶紧小跑到二圣身后。
    颜公道“你们二人下山去吧,未来几日,不论此处发生什么异变,都不要靠近,并且要阻止其他人靠近这里。”
    二人神色一僵,不明用意。
    余海桑道“老师,我们二人若是离开,谁来伺候你们”
    端公指着叶小川,道“不是还有这小子吗去吧。”
    此刻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二圣让两位大儒离开,明显不合情理,谁都察觉出来了这一点,可是二圣坚持,其他人也不敢违逆。
    在余、石二人离开后。
    端公开口道“叶小友,你可知道那位说书的老前辈,为什么会指点你来泰山吗”
    叶小川道“不是因为二老知道天书的奥秘吗”
    端公摇头,道“天书的奥秘,那位说书老人他自己也是知道的,若是仅限于此,他不会指点你过来的。
    那位老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仙魔同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流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浪并收藏仙魔同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