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后,带着一脸紧张的刘志强跟一脸迷茫的刘九娃,向着张明涛指点的码头售票处走去。
    “买票干啥咱们直接走过去啊,沿江走,也只有三十多里路又要不了多久”
    一张船票两毛,刘九娃跟刘志强两人都肉痛。
    客船很小,并没有多少人。
    船上的人,大多数都是扛着大包小包,都是风尘仆仆,不过很多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这些,都是磁器口做生意的,大多数人都是到乡下收购各种产品带回城里卖的人。
    刘春来坐在船上,也没有心思去打听什么,而是想着如何尽快挣到钱,找到适合没有资源的发展路子。
    不到而是公里的水路,即使是顺流,也走了一个多小时。
    朝天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原山城17座城门之一,南宋时期,宋朝定都临安,朝廷圣旨经长江到达山城就从这里下船,所以有了朝天门的称呼。
    嘉陵江的水,在这里注入长江,奔流入大海。
    由于前阵刚下过暴雨,嘉陵江的水极其浑浊,两江交汇的地方,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
    忙碌的人们,却没有几个人欣赏这闻名天下的美景。
    码头后面,就是整个西南最繁华的解放碑。
    船到达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夏天江水水位高涨,客轮停靠在码头外面,由几艘小木船上绑着木板进入码头后面的城市。
    青石台阶沿山而上,周围已经看不到几座古建筑了。
    刘春来带着两人下了船,沿着台阶往上走。
    “好多人比咱们公社当场天的人都多”刘志强背着大包,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感慨不已。
    “朝天门码头,繁华了上千年解放碑那边的人才多呢”刘九娃鄙视着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刘志强。
    他其实也没想到,几十年没来,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环境了。
    “咱们先去解放碑看看,然后到群林市场看看,打听下情况”
    刘九娃主动带路。
    群林市场原本叫琼林市场,刚建好的时候,他还没回刘家坡呢。
    那里是主要经营服装、纺织品和家用电器,东西最时髦,是进城老百姓消费的主要地方。
    无论是张明涛几人的介绍,还是客轮上听到的,都证明这个市场依然火爆。
    服装,就是那边主要经营的。
    刘春来没来过山城,在刘九娃的带领下,不断爬坡上坎,左转右拐的。
    可到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也没走到。
    一路上,刘春来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不少地方都有摆摊卖各种小东西的,也有担着挑子卖菜或其他生活用品的人,并没多少人光顾。
    说好八十年代摆摊一天都能挣上千块钱呢
    说好的弯腰就能捡钱呢
    刘春来很想骂死那些家伙
    一直到路灯已经亮起,很多房子里面露出了灯光,他们依然没有到达
    “九叔,你究竟晓得路不刚才我们好像走过这里”刘志强有些累了,“,这比我们那里的坡还多累死个人”
    “就要到了就要到了这边不对,这边”
    又在一个小巷子,前面是一道青石铺就的梯子,左边的路往下倾斜着,右边同样也是梯子
    刘九娃顿时拿不定注意了。
    随后,直接选择了左边的路。
    “九哥,要不,咱们先去解放碑”
    想着这时候解放碑那边应该人不少,或许可以试试能不能卖几条裤子。
    那附近,是整个山城最为繁华的地方。
    山城百货大楼、红旗糖果商店、供销社大楼、友谊商店、西南第一家彩色摄影冲印中心等等,都在解放碑附近。
    晚上应该人不少的。
    “这”刘九娃有些为难了,看着刘春来,一脸尴尬,“我不晓得咋走了”
    气得刘春来差点一脚把他踢下去。
    问了路,才发现,他们距离解放碑只有几百米的直线距离,一直都在附近绕圈子,愣是没有走到群林市场,以及距离只有几十米的解放碑。
    刚从一个小街道拐出来,几人就看到了前面亮着灯光的解放碑。
    “这些人穿得好怪”刘志强再次感慨了一番。
    已经亮起路灯的街头上,确实有很多人。
    大部分都是刘春来想象的那样,爆炸头、蛤蟆镜、喇叭裤
    这些家伙,为了装酷,晚上戴墨镜,也不怕看不清路,走台阶的时候摔了。
    “春来叔,他们穿的那些裤子”刘志强很快发现了,那些打扮怪异的年轻男女,穿的都是他们背后大包里面的那种裤子
    这让刘春来心中更是没底。
    没钱,啥都没法做。
    甚至身上带着的几块钱,都支撑不了多久。
    突然,不远处的街边,传来了一阵劲爆的音乐声。
    街上的年轻人开始向着那边跑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真的只是村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我真的只是村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