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京城对程珮仪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大魏的环境和原主脑中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从前很多成就都是基于现代的知识, 仗着大魏不曾有过拿出来就成了大突破, 但是走在民间, 程珮仪观察各地百姓的种植情况,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发展的空间,更甚者,她从百姓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许多原主记忆里不曾有的知识。

    从前她觉得自己相比于原主已经非常接地气了, 但是游历民间, 程珮仪发现并不够,再先进的知识都要贴合实际,直到亲自来到农民之中,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现在缺少什么, 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他们做什么。

    所以起初的近两年, 程珮仪交给皇帝的答卷都是关于农具的。因为她发现大魏农民的农具太落后了,弥补这一落后的,是农民们勤劳耐苦的品质。

    第三年, 程珮仪在某地和当地官员给百姓挖水渠的时候,遇见了四皇子。

    “自从离开京城, 我一路听着你的传说。”四皇子看到程珮仪,笑着说。

    “你怎么也出来了农政司谁管”程珮仪他乡遇故知,眼睛亮了,十分欢喜。

    “还是我管,”四皇子示意她看后面的随从, “他们会帮忙传递消息,神农庄我交给楚王暂管了,我既然掌管农政司,坐在衙门如何知道天下农事自然要出来亲自视察。”

    程珮仪眼神玩味“果真”

    四皇子摸了摸鼻子 ,没在外头多说,用沉默糊弄过去了。

    程珮仪了然,不再追问,重新投入到眼前的事情。四皇子见状,跟在边上一边让随从帮力所能及的忙,一边听程珮仪讲述这里的情况。

    当地的官员看到盛王心中忐忑,结果转眼就看到这位盛王极其自然地站在了丰和县主身后,一副以县主为主的模样,心中纳罕。

    天黑收工,程珮仪带着四皇子回到自己暂住的驿馆,来不及叙旧,先钻进屋子洗澡收拾一身的泥和汗,等到两人清清爽爽地坐下来,已经月上中天了。

    一王爷一县主,对坐在驿馆简陋的木桌上,桌上摆着两荤三素一汤,两碗白米饭。

    四皇子看着虽然瘦了但精神十足的程珮仪“这几年你过得不错。”

    程珮仪笑“天高任鸟飞,自然是不错的。对了,我这三年写了许多札记,对你肯定有用,回头我拿给你看。”

    四皇子眼睛一亮,感激点头。

    “京城发生什么事了吗你这是逃出来了”程珮仪突然了然地问。

    四皇子笑了一声,也没有被看出本质的心虚“一个个人大了,权力大了,就越来越贪心想要更多了,站得越高眼里就看不到底层,只盯着利益权柄,呆久了心里实在憋得慌,心寒又厌恶。”

    程珮仪默了一下,说“出来看看也好,省得搅和进去。皇上是个明君,不会把大魏的未来交给自私自利之人。”

    程珮仪离开京城前就看明白了。三皇子一派基本没有上位的可能,因为他们心中有权无民,皇帝会疼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很排斥三皇子等人没有长远目光、只争夺眼前利益的行为。大皇子手段没有皇帝那么强,皇帝其实也是不太满意的,反倒是楚王,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和皇帝的理念最为相合。

    但是楚王是弟弟,不到万不得已,皇上不会传位给弟弟。

    不过谈论这些还早着呢,皇上还有好几年寿命,而夺嫡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而已。程珮仪和四皇子离开京城,正好避开最初这个势力最多最混乱的大乱斗。

    四皇子虽然不关心朝廷那些事,但是该有的敏感还是有的,所以他和程珮仪心理活动差不多,跑远点,躲清静,等平静下来后再回去。

    皇帝哪里不知道老四的想法,心里又是气又是笑,最后化为欣慰。虽然被儿子嫌弃自己屁股下的龙椅有些郁闷,但是有一个固守初心,心思清明的儿子,还是让他老怀甚慰。

    就这样,四皇子自从遇到程珮仪后就不再离开,一路跟着她走遍大魏,看尽天下各个角落各资各态的土地,发现了许多少见却实用可推广的作物,也一次又一次改进当地的农耕。

    程珮仪离开京城的第五年,在走访南方某个州府时,发现了当地干旱的苗头。她回忆原主的记忆,从她满是幸福生活影像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了这个地区今年大旱的讯息,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确认的当天晚上,四皇子和程珮仪联名上奏呈报皇帝。

    在争夺帝位争得如火如荼的京城,这个消息瞬间像滴入油锅的水,炸开了各方僵持对立的朝廷。

    相信程珮仪的判断吗

    程珮仪从事农桑已经十年了,嘴里再反对的人也认可了她的能力,众人当然相信即将干旱的消息。但是他们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

    有人继续说她危言耸听,大有怀疑她故意制造灾难以便为自己积累声望的阴暗猜测;有人夸大其词,将她说的可能性十足十相信不说,还大肆渲染大旱的可怕,想要让自己的人去程珮仪身边沾功劳;有人想要借此调动职位,安插自己的人手;有人盯上了盛王的农政司

    皇帝问“防治南边的干旱各位可有什么良策”一个早朝问了两次,两次被七嘴八舌地歪了楼。

    皇帝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那么严厉,尽管如此还是被气得拍桌子,突然之间心生悲凉,发现自己真的老了,快要压不住这些人精了。

    最后防治干旱的办法还是四皇子和程珮仪带着当地官员商讨后快马送到京城的。程珮仪记着大皇子的情,也不愿楚王异军突起,向大皇子递了请求帮助的信。

    大皇子虽然人宽厚,但不是傻子,他该有的政治敏感和手段都有,只是不如皇帝果断,不如楚王狠厉罢了。收到程珮仪的信他就立刻明白了背后的意思,心中牢记这份人情,第二日在皇帝再次提起防治干旱的事情时,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一力支持配合盛王和农政司的行动。

    楚王起先觉得时候还没到。这件事,他肯定会站出来支持皇帝和四皇子,但是要选最合适的时候,让自己的行动利益最大化,让皇兄牢牢记住自己全力支持的份量谁知大皇子竟然突然开了窍。

    他等最佳时间,却把自己等成了位居第二的追随者,一下子就没了那个“份量”。

    大皇子和楚王身后的力量不小,两人站出来表态,朝中一半嘈杂的声音消失了。加上保皇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快穿之完成你的执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淇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淇泮并收藏快穿之完成你的执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