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张氏也不愿意跟母亲姐妹一样,嫁给军户,男人死了再嫁。
这就是张氏嫁刘老根的理由。不过嫁给了农户后也知道农户的艰难。张氏母亲怜惜女儿,把屯田给了一部分让张氏种。靠着屯田,刘老根才慢慢有了自己的田地。只是后来张氏娘过世后,屯田也就被后爹的亲人拿了过去。
此时听着刘暖计算成本的那段话,刘老根就知道大孙女是真的有有本事人。听到她愿意教家里的下一辈时,刘老根知道这是老刘家的机会了。
不,应该说大孙女回来后,刘家翻身的机会就来了。
想到这里,刘老根连忙嘱咐大山,“大山,好好跟你姐学,听你姐的话没错。”
刘大山点点头。
几人又开始干起了活来。
刘暖让大山把酒倒进用面粉清洗过的猪肚里面。
大山不懂就问,大姐,已经洗了三遍了,还要洗”
“你闻闻,是不是还有点。”
大山其实觉得已经很好了,不过凑近了是还有点味道。
刘暖说,“做吃食最要紧的就是干净,人有耐心。面粉可以裹走一些味道,但不彻底的。这时还得酒搓洗三遍。酒里面的酒精能吸附异味,然后很快挥发掉。最后还要用野蒜和野生姜汁,盐腌制。这三样不仅仅是去味,还有杀菌的功效。”
“杀菌是什么”
“菌是一种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臭味也是菌发出来的,饭菜热天变馊味也是菌发出来的。野蒜和野生姜汁可以杀菌。”
刘大山似懂非懂地点头,不过按照刘暖的步骤,一步步做了下来。
而后刘暖就让刘老根把一边的镬锅给烧了起来。
先是烧水,水开后把五花肉放入锅里过一边水就拿了起来,“这样过水也是去掉肉表面的一层浮油。”
刘大山虽然不懂原理,但记在心里。
何氏没想到去味就要这么多步骤,心里忍不住惊叹。
而后是刘暖又把猪肝,猪尾,猪耳朵过水。同时让刘大山把用野蒜和黄精,盐浸泡的猪肚清洗干净,放入干净的沸水里面。
猪肚一下锅就起了泡沫,刘暖搅拌一遍就全部捞了起来,一边说,“猪肝下水的泡沫大多是血水,这种东西不好。猪肚下水的泡沫是之前没有清洗干净的浮油,这种东西对身体不好,也影响味道。所以捞起来后得清洗掉,只是不能用冷水,得用放凉的温水清洗,一是把泡沫清洗干净,而是能增加咀嚼感。”
刘大山没想到一个去味就这么讲究,听得越发认真。
刘暖用温水清洗猪肚又说,“猪内脏的东西在开的水里面不能放太久,否则就会老,老了肉质柴,肉感不好。”
刘大山连忙点头。何氏,刘广财,刘广富也围拢了过来,听得认真。刘老根听得都忘了加柴。
“爷爷,马上要炒香料,中火就好了。”刘暖提醒道。
刘老根让刘广财去看火。
刘广财其实也想听的,可父亲的命令却又不敢不从。见刘老根不动,只好到了灶门那边看火,时不时侧耳倾听。
刘暖清洗了锅,等到锅热后先是下油,把之前已经炼好的猪油一勺一勺地挖到锅里。
白腻腻的猪油与热烫的镬锅接触,顿时滋滋地响起来,很快就融化成了油水躺在锅底。刘暖感觉油少了,又加了点,对大山道,“油得多点,一是防止锅糊掉,二是要炒香料。这个比例得看卤肉的多少来决定,你做多了就知道了。”
刘大山点头。
等到新加入的猪油融化后,刘暖就放入了野生姜和野蒜,同时让刘广财把火控制小点然后翻炒。
何氏,刘老根刘广富看得更加认真。
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做菜方式。
等到锅里飘出蒜香后,刘暖就加入其他的香料,各种香料混在一起,被油热炒,很快就锅里就散发出了一股浓郁诱人的香味。
刘暖见状连忙把鼎锅的热水倒进了镬锅里面。然后盖上刘老根编织的锅盖。
“就这样好了”刘老根问。
“等锅里的水再次开了,就可以放五花肉,猪肚,猪尾,猪耳朵了。”刘暖道。
“大丫,这灶真不错。不用弯腰就能轻易的够得着,还并不会被烟熏。”何氏从头看到尾,此时是真正对厨房的一切有了深刻的体会。
“爹和爷,还有二叔都会了,有空时把家里的厨房也翻下吧。”刘暖建议道。
何氏连连点头看向刘广财。
自己常年做厨房的活计是最有体会的。鼎锅做饭时老是要弯腰,餐盘和碗筷只能放在地上。还有鼎锅的地坑刚好对着窗户,只要有风吹来,烟就朝着人脸蹿,何氏的眼睛都被熏得见风就流泪。
刘广财顿时道,“好好,等大丫食肆上了正轨,咱们就把家里的厨房翻新下。”反正是家里人做,不费钱。
刘老根也点头。
刘大山在一旁忽然说,“爷爷,大伯,爹,要不你们专门给人修灶得了。家里的灶坑真的没有用,也就是冬天用用。平时做饭老是弯着腰。我才做一个月就感觉腰酸背痛的。大伯娘娘和娘做了这么多年,身体肯定不舒服。咱家要是修了,就把村里的大娘婶子叫过去看看。到时候肯定有人请你们的。”
刘暖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注意的。如今北方这边的灶坑真的有些不合适的。
刘老根却皱了皱眉头,“那冬天烤火怎么办”
刘暖立刻说,“要不做火炕或者用单独的火坑冬天烤火”
“那多费柴火”刘广财说,。
何氏出声,“爹,孩儿他爹,还有她二叔,大山这主意不错的。我看到大丫这么操作下来就想把灶台砌高了。这样在厨房做饭,轻松多了。”
闷声的刘广富突然出声,“爹,可以试试。”然后看向刘暖,“你说的火炕是什么”
刘暖没想寡言的二叔竟然又抓住了自己话里的重点。想想道,“其实跟灶烟囱的原理一样。只是上面不是锅,而是薄的石板做成的床,里面设置烟道,外面留灶门。当灶门加入柴火燃烧时,烟和火的温度顺着床下面的烟道穿梭就会加热石板,冬天呆在床上自然就不冷的 。 ”
几人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刘广财刘老根与刘广富修了厨房的灶台和烟囱,越想越觉得可行。
最后刘老根做了总结,可以琢磨琢磨,若是做了出来,那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西北这边天冷,每年都会冻死人的。
“姐,水开了。”刘大山忽然道。
几人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看着刘暖把五花肉全部放了进去,然后是猪肚和猪尾巴,猪耳朵。
刘暖对刘大山道,“水一定要预先算好,你看,这些卤的东西放进去,水刚好过了一节指头的距离。水多了浪费香料,水少了卤肉味道不均匀,一指头刚刚好,因为在卤肉的过程水会蒸发掉的。”
刘大山连忙记在心里。
“卤肉放进去就就得大火,等到水开了就用小火慢炖。”刘暖说。
“为什么要用大火,水开了用小火”刘老根很不解,“直接煮熟了不久行了”
刘大山也使劲点头,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何氏和刘广财,刘广富都盯着刘暖,眼神里都是渴望。
大火烧是为了让肉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这样,肉中鲜味的物质就不会流失在汤水里。一旦水开,肉稍微结实后,用小火慢炖,一是让肉的味道不会快速散发,二是能让汤中的各种味道慢慢进入肉中,使肉的味道更加的鲜。
只是这样解释,刘暖担心几人听不懂。想了想说“大火容易让肉很快就熟透,但各种佐料的味道却没有进入,小火的话,可以让佐料慢慢的渗入。”
几人想想是这个理。
刘暖又对刘大山严肃地说,“大山,其实做吃食的原理是相通。厨艺无外乎五字蒸,煮,炖,炒,烤做法。你得下功夫研究,每一种做法都有各自的精妙之处。最基本的一点你要记住,没有最好的厨艺,只有最适合的。因为食材都有它原本的味道,能最大可能地保留或者用其他佐料来衬托食材本身的味道,那这种烹饪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自己这手艺,也就一个投巧罢了。刘暖真正会的其实不多。
这话刘大山听了很多次,第一次听到刘暖说得这么慎重。刘大山也认真地道,“大姐,我知道的,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懈怠的。”
刘暖有些欣慰。
刘大山虽然不是多么聪明,但他听话,并且能够去坚持。刘暖相信,能够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等到刘大山成为大夏第一个被皇帝赐予天下第一厨的美誉时,刘大山总会想起此时此刻刘暖说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我晕了,竟然把时间设置成了明天的
啊啊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这就是张氏嫁刘老根的理由。不过嫁给了农户后也知道农户的艰难。张氏母亲怜惜女儿,把屯田给了一部分让张氏种。靠着屯田,刘老根才慢慢有了自己的田地。只是后来张氏娘过世后,屯田也就被后爹的亲人拿了过去。
此时听着刘暖计算成本的那段话,刘老根就知道大孙女是真的有有本事人。听到她愿意教家里的下一辈时,刘老根知道这是老刘家的机会了。
不,应该说大孙女回来后,刘家翻身的机会就来了。
想到这里,刘老根连忙嘱咐大山,“大山,好好跟你姐学,听你姐的话没错。”
刘大山点点头。
几人又开始干起了活来。
刘暖让大山把酒倒进用面粉清洗过的猪肚里面。
大山不懂就问,大姐,已经洗了三遍了,还要洗”
“你闻闻,是不是还有点。”
大山其实觉得已经很好了,不过凑近了是还有点味道。
刘暖说,“做吃食最要紧的就是干净,人有耐心。面粉可以裹走一些味道,但不彻底的。这时还得酒搓洗三遍。酒里面的酒精能吸附异味,然后很快挥发掉。最后还要用野蒜和野生姜汁,盐腌制。这三样不仅仅是去味,还有杀菌的功效。”
“杀菌是什么”
“菌是一种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臭味也是菌发出来的,饭菜热天变馊味也是菌发出来的。野蒜和野生姜汁可以杀菌。”
刘大山似懂非懂地点头,不过按照刘暖的步骤,一步步做了下来。
而后刘暖就让刘老根把一边的镬锅给烧了起来。
先是烧水,水开后把五花肉放入锅里过一边水就拿了起来,“这样过水也是去掉肉表面的一层浮油。”
刘大山虽然不懂原理,但记在心里。
何氏没想到去味就要这么多步骤,心里忍不住惊叹。
而后是刘暖又把猪肝,猪尾,猪耳朵过水。同时让刘大山把用野蒜和黄精,盐浸泡的猪肚清洗干净,放入干净的沸水里面。
猪肚一下锅就起了泡沫,刘暖搅拌一遍就全部捞了起来,一边说,“猪肝下水的泡沫大多是血水,这种东西不好。猪肚下水的泡沫是之前没有清洗干净的浮油,这种东西对身体不好,也影响味道。所以捞起来后得清洗掉,只是不能用冷水,得用放凉的温水清洗,一是把泡沫清洗干净,而是能增加咀嚼感。”
刘大山没想到一个去味就这么讲究,听得越发认真。
刘暖用温水清洗猪肚又说,“猪内脏的东西在开的水里面不能放太久,否则就会老,老了肉质柴,肉感不好。”
刘大山连忙点头。何氏,刘广财,刘广富也围拢了过来,听得认真。刘老根听得都忘了加柴。
“爷爷,马上要炒香料,中火就好了。”刘暖提醒道。
刘老根让刘广财去看火。
刘广财其实也想听的,可父亲的命令却又不敢不从。见刘老根不动,只好到了灶门那边看火,时不时侧耳倾听。
刘暖清洗了锅,等到锅热后先是下油,把之前已经炼好的猪油一勺一勺地挖到锅里。
白腻腻的猪油与热烫的镬锅接触,顿时滋滋地响起来,很快就融化成了油水躺在锅底。刘暖感觉油少了,又加了点,对大山道,“油得多点,一是防止锅糊掉,二是要炒香料。这个比例得看卤肉的多少来决定,你做多了就知道了。”
刘大山点头。
等到新加入的猪油融化后,刘暖就放入了野生姜和野蒜,同时让刘广财把火控制小点然后翻炒。
何氏,刘老根刘广富看得更加认真。
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做菜方式。
等到锅里飘出蒜香后,刘暖就加入其他的香料,各种香料混在一起,被油热炒,很快就锅里就散发出了一股浓郁诱人的香味。
刘暖见状连忙把鼎锅的热水倒进了镬锅里面。然后盖上刘老根编织的锅盖。
“就这样好了”刘老根问。
“等锅里的水再次开了,就可以放五花肉,猪肚,猪尾,猪耳朵了。”刘暖道。
“大丫,这灶真不错。不用弯腰就能轻易的够得着,还并不会被烟熏。”何氏从头看到尾,此时是真正对厨房的一切有了深刻的体会。
“爹和爷,还有二叔都会了,有空时把家里的厨房也翻下吧。”刘暖建议道。
何氏连连点头看向刘广财。
自己常年做厨房的活计是最有体会的。鼎锅做饭时老是要弯腰,餐盘和碗筷只能放在地上。还有鼎锅的地坑刚好对着窗户,只要有风吹来,烟就朝着人脸蹿,何氏的眼睛都被熏得见风就流泪。
刘广财顿时道,“好好,等大丫食肆上了正轨,咱们就把家里的厨房翻新下。”反正是家里人做,不费钱。
刘老根也点头。
刘大山在一旁忽然说,“爷爷,大伯,爹,要不你们专门给人修灶得了。家里的灶坑真的没有用,也就是冬天用用。平时做饭老是弯着腰。我才做一个月就感觉腰酸背痛的。大伯娘娘和娘做了这么多年,身体肯定不舒服。咱家要是修了,就把村里的大娘婶子叫过去看看。到时候肯定有人请你们的。”
刘暖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注意的。如今北方这边的灶坑真的有些不合适的。
刘老根却皱了皱眉头,“那冬天烤火怎么办”
刘暖立刻说,“要不做火炕或者用单独的火坑冬天烤火”
“那多费柴火”刘广财说,。
何氏出声,“爹,孩儿他爹,还有她二叔,大山这主意不错的。我看到大丫这么操作下来就想把灶台砌高了。这样在厨房做饭,轻松多了。”
闷声的刘广富突然出声,“爹,可以试试。”然后看向刘暖,“你说的火炕是什么”
刘暖没想寡言的二叔竟然又抓住了自己话里的重点。想想道,“其实跟灶烟囱的原理一样。只是上面不是锅,而是薄的石板做成的床,里面设置烟道,外面留灶门。当灶门加入柴火燃烧时,烟和火的温度顺着床下面的烟道穿梭就会加热石板,冬天呆在床上自然就不冷的 。 ”
几人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刘广财刘老根与刘广富修了厨房的灶台和烟囱,越想越觉得可行。
最后刘老根做了总结,可以琢磨琢磨,若是做了出来,那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西北这边天冷,每年都会冻死人的。
“姐,水开了。”刘大山忽然道。
几人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看着刘暖把五花肉全部放了进去,然后是猪肚和猪尾巴,猪耳朵。
刘暖对刘大山道,“水一定要预先算好,你看,这些卤的东西放进去,水刚好过了一节指头的距离。水多了浪费香料,水少了卤肉味道不均匀,一指头刚刚好,因为在卤肉的过程水会蒸发掉的。”
刘大山连忙记在心里。
“卤肉放进去就就得大火,等到水开了就用小火慢炖。”刘暖说。
“为什么要用大火,水开了用小火”刘老根很不解,“直接煮熟了不久行了”
刘大山也使劲点头,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何氏和刘广财,刘广富都盯着刘暖,眼神里都是渴望。
大火烧是为了让肉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这样,肉中鲜味的物质就不会流失在汤水里。一旦水开,肉稍微结实后,用小火慢炖,一是让肉的味道不会快速散发,二是能让汤中的各种味道慢慢进入肉中,使肉的味道更加的鲜。
只是这样解释,刘暖担心几人听不懂。想了想说“大火容易让肉很快就熟透,但各种佐料的味道却没有进入,小火的话,可以让佐料慢慢的渗入。”
几人想想是这个理。
刘暖又对刘大山严肃地说,“大山,其实做吃食的原理是相通。厨艺无外乎五字蒸,煮,炖,炒,烤做法。你得下功夫研究,每一种做法都有各自的精妙之处。最基本的一点你要记住,没有最好的厨艺,只有最适合的。因为食材都有它原本的味道,能最大可能地保留或者用其他佐料来衬托食材本身的味道,那这种烹饪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自己这手艺,也就一个投巧罢了。刘暖真正会的其实不多。
这话刘大山听了很多次,第一次听到刘暖说得这么慎重。刘大山也认真地道,“大姐,我知道的,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懈怠的。”
刘暖有些欣慰。
刘大山虽然不是多么聪明,但他听话,并且能够去坚持。刘暖相信,能够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等到刘大山成为大夏第一个被皇帝赐予天下第一厨的美誉时,刘大山总会想起此时此刻刘暖说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我晕了,竟然把时间设置成了明天的
啊啊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