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下午,郡署后厨一隅,开饭时间,拿着大勺的厨娘一声吼,院门打开,院外等着吃夕食的小吏们蜂拥而入。
    人人手拿碗筷,宛若饿虎扑羊,嗷嗷叫着扑向前方、排队。
    如今开饭,谁排在前面,谁就能打到足够的饭菜。
    若是排队排到后面了,轮到自己时,就是少得可怜的饭,以及菜渣,甚至没有饭菜。
    汹涌的虎群人群之中,李笠也奋力向前扑,奈何未成年的躯体瘦弱了些,很快就被挤出队伍,然后一个趔趄倒下。
    还好碗没摔破,然而竹筷已脱手,滚到数步之外。
    他抱着碗想爬起身,却被人挤倒,再次爬起来时,李笠惊悚地发现小吏们排队都排出长龙,龙尾巴已经到院外了。
    我还是个孩子啊都不让让的
    李笠心中咒骂,一手拿着碗,一手拍着身上尘土,然后弯腰去捡那竹筷。
    将竹筷在衣襟上抹了抹,嘟嘟囔囔往队伍尾部走去。
    服吏役的吏户,从事着最卑微的“吏职”,所以又称小人吏。
    和水产打交道捕鱼、养鱼等的是鱼梁吏,又有守草场的是守草丛吏、守橘子园的是守橘子吏等等。
    小人吏是没有俸禄的,因为服这种吏役,本身就是百姓为官府“服务”的形式,不过官府若能负担,一般情况下会包吃住。
    但宿舍破败,位置有限,卧具得自己备好,人多就只能挤着睡。
    小吏也可以在郡廨后厨吃饭,但后厨只会准备一定量的饭菜,人少就吃多些,人多就吃少些。
    在官府服吏役的小人吏们,睡的是冬冷夏热的宿舍,吃的是味道怪怪的粗食,有个头痛脑热,自己解决。
    睡不好、吃不好,但有地方睡、有饭吃,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李笠排在队尾,饥肠辘辘,为了转移注意力,只能东想西想。
    这年头,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没有一日三餐的说法,大家平日都是一日两餐,也就是“朝食”、“夕食”,上午一顿,下午一顿。
    夕食吃不饱,挨饿到明早。
    所以不怪大家打饭如同打仗,这真是弱肉强食,若不舍得花钱在外面买食物吃,就得在这里排队,不拼命排靠前的位置,肚子就吃不饱。
    毕竟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
    想着想着,李笠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我可以在吃的上面做文章
    他看过科普,说古代要到北宋时,才会出现“炒菜”这一烹饪技术,而炒菜铁锅,也是同一
    时期推广的。
    考虑到一项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那么“炒菜”的起源大概在唐代。
    李笠知道如今是南北朝时期,唐朝还没出现,那就意味着,这个时代肯定没有“炒菜”这种厨艺。
    说到炒菜,我也会几个菜式的哟
    他越想越高兴,又想起来,自己看过的小说里,就有主角回到古代后,用“炒菜”征服达官显贵的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
    想到这里,李笠信心满满,仿佛肚子也没那么饿了。
    烹饪方面的创意,可以卖给城里的酒肆、食肆,也就是卖菜谱,没有人会做但又好吃的那种,变现快。
    等到他好不容易来到饭桶、菜盆面前,看着几近于空荡荡的饭桶,仅有残存菜渣的菜盆,李笠的好心情瞬间跌落。
    打饭菜的厨娘,和吴氏差不多年纪,大概也有如李笠般年纪的儿子,所以看着李笠的目光满是怜悯,拿着个饭勺在桶里不停刮,以便多刮一些饭给李笠。
    被人当成弱者,李笠心中无奈,然而他如今就是一个十三岁的“总角”,身材摆在这里。
    但我很快就会发财的。
    李笠如是想,端着碗转到一边去吃,吃着吃着,心里有了计较玻璃烧不出来,干脆卖菜谱,这次妥妥的赚一笔,把债还了
    数日后,下午,鄱阳城南“常来”食肆里人声喧嚣,客人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菜,大堂里空位越来
    越少,店伙计们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