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人明白。”
    “每批一万枚鱼钩,总是要将近二十斤铁料吧,时间一长,你如何把账目作平”
    “小人不一定在城里接卖家铁料”
    这就是在私炉买铁料的意思,吴吏曹闻言眼睛笑得都眯成一条线,越看李笠越觉得顺眼“那么,第一批万枚鱼钩,你何时能交货”
    两人嘀嘀咕咕一会,谈妥了相关事宜,吴吏曹一如既往般板着脸离开,李笠则往回走。
    吴吏曹买鱼钩,李笠知道这位不可能是为了做排钩钓鱼,而是把鱼钩转卖,吃差价。
    道理很简单,他的鱼钩质量好,定下的“批发价”,对方以此大量购入鱼钩后,只要转手就能轻松获利,而且获利不错,不需要费力去钓鱼。
    批发价买鱼钩,傻子才会全拿去钓鱼,正常人的逻辑就该是小部分做排钩,大部分拿去转卖。
    而精明的人,则是有多少鱼钩收多少,全部拿去转卖,轻松获利。
    这个道理,鱼梁吏们也许现在还没想清楚,但迟早会想通的。
    这正是李笠所希望的,然后
    然后,你们全都成为我的分销商,我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鱼钩,不经过税吏,就被你们进货,然后不知不觉分销完毕
    你们不用缴税,我呢,当然也不用为此缴税了
    也不会有人知道,我卖鱼钩得利几何。
    。。
    鄱水岸边,几艘船靠在一处,各船上的人们聚在岸上芦苇丛中,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围着一身布衣的李笠嚷嚷着。
    而贾成在一旁拿着纸笔负责做记录,旁边地上,堆着许多木箱、也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我说老王,你这就不对了,”一个中年人对鱼梁吏王乐抱怨,“说好三天,然后三天之后又三天,现在又让我等三天,喂,再等下去,佛都有火了”
    “不是,你误会了,”王乐笑眯眯的拍着对方肩膀,指指刚抬过来的木箱“这个箱子,有鱼钩二万四千枚,你要的二十万枚,得九天凑齐。”
    “一箱鱼钩,连木箱空重还有防潮木糠,大概五六十斤,九箱,七百二十斤,折六石,能占船舱多少位置”
    “你一起运去新平,不省事么你妻弟一次转手九箱,不好么急什么哟。”
    木箱打开,里面放着木糠,而木糠之中,是密密麻麻的鱼钩,十个一组,钩在芦管上,现场诸位看着这数以万计的鱼钩,眼都亮了。
    李笠搓着手,眼睛笑得眯起来“诸位莫要心急,鄙人作场生产鱼钩,量大管够,定会按照诸位的订单,按期交货。”
    他用带着手套的右手,从箱子里拿出一管鱼钩“我这鱼钩,绝对没有第二家能做出来,更不会有这么低的价格,现在”
    李笠指着地上堆着的二十多个木箱,笑道“今日,小人就如期交货,请诸位这边登记”
    “往后,诸位只需派人跑腿即可,订单上写的是多少,就能拿到多少”
    贾成有些尴尬的看着眼前几位,为对方作登记,然后发货,这几位可是税吏,平日里守着关津市集收税,号称“雁过拔毛”。
    如今带头偷税漏税,可真是
    李笠开了个作场,做鱼钩卖,这就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李笠把郡廨、县廨的一些小吏也发展成了客户。
    这些人,买数以万计的鱼钩,当然不是拿来钓鱼,而是要转卖,赚差价。
    虽然这种转卖不是暴利,却胜在轻松,倒倒手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至于税
    负责收税的都在这里偷税漏税、从李笠手中买鱼钩,所以缴税这种事情就算了。
    但贾成想不通,李笠是如何做到每月生产如此之多的鱼钩他虽然帮着管作场,却不涉及生产。
    那么,这些鱼钩要赚钱的话,要卖多少枚才能赚一文钱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