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分而言,两种瓷器烧制时所用“瓷土”,绝大多数成分其实是一样的,唯一不同,是
    李笠想到这里,瞥了一眼世子手中的白瓷碗。
    呵呵,谁想不到,这秘密是如此简单,记载在后世的旅游小册子里,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但他注意到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白瓷出于青瓷而胜于青。
    白瓷的出现,在瓷器发展历史上的时间坐标,大概是南北朝后期到隋这段时期。
    现在就是南北朝中后期,那么白瓷必然会意外出现,李笠直接把意外变成合情合理,于是,大新闻就有了。
    朝廷一旦知道新平有人可以用当地的土烧制出白瓷,那是必然要在新平设官窑的。
    而新平地区那么大,好土那么多,必然是官窑、民窑共存,烧制不同档次的白瓷,由此产生大量利润。
    所以,白瓷的“首发”该怎么发,是李笠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鄱阳郡名义上是鄱阳王的封国,那么让鄱阳王府捷足先登,提前布局,伍、曾这两家人,就能获得应有的好处。
    他自己,就能有一个不错的机会,“中大奖”的机会。
    刘德才三人告退,萧嗣饶有趣味的看着李笠,问“李三郎。”
    “小人在。”
    “莫非刘书佐于你有恩”
    “正是,小人自幼丧父,刘书佐是家父好友,自那时起,对小人家中多有照顾,小人铭记在心,自然要报恩。”
    “而彭家幺子,与小人是好友,他家好,小人自然水涨船高。”
    “原来如此,”萧嗣笑起来,再问“你不是说要为王府效力怎么只顾着引荐,自己没有下文了”
    李笠回答“小人能骑不能驰,能射却射不准,还得苦练,又不通文采,无法立刻为第下分忧。”
    ““彭蠡湖里如今闹水寇,小人要召集乡里,拿起弓箭、鱼叉护渔,无法离开。”
    “所以,如今要为王府效力,实在勉为其难,所幸,刘书佐有了为朝廷效命的机会,那么,小人想留在鄱阳,协助刘书佐,把瓷窑办好。”
    “再练得几年,有了本事,才能为王府做更多的事。”
    萧嗣听出了李笠请求此事缓缓再说的意思,却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不过却说不上来。
    诚如李笠所言,再练得几年,能做的事情才会更多,不急于眼下。
    但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思来想去,看看眼前这个总角,萧嗣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也罢,你有心,寡人很欣慰,你帮助十一郎改过,又献白瓷,寡人有赏”
    “小人谢第下”
    回廊里,萧勤气鼓鼓的走着,李笠跟在旁边,满脸堆笑“小人恭喜郎君,贺喜郎君”
    “你为何又不愿跟我去襄阳”
    “哎哟,小人不是说了么,如今湖里不太平,小人的亲友都在湖里讨生活,若这时走了,心中不安。”
    “那水寇自有官军清剿,又和你有什么干系”
    “小人也想杀贼立功,混出个样子来嘛如今跟着郎君练箭,也练得有模有样的”
    “你”萧勤停下脚步,看着李笠“你才练了多久还差很远呢,再说,打仗那么危险,流矢到处飞,万一你被射中了,怎么办”
    “所以小人要继续练本事,顺便看看王府这边有什么吩咐,跑跑腿,混个脸熟,日后,也好继续给郎君出主意”
    “既然你有心助我,那现在就与我去襄阳”
    “郎君莫非是怕记不住那十六字口诀,所以得小人跟在身边时刻提醒”
    “忘我可没忘。”萧勤哼哼着,注意力果然又被李笠成功转移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郎君一定要记着这口诀,小人在鄱阳,恭候郎君的好消息。”
    “你呀算了,等兄长决定了再说。”
    萧勤摆摆手,继续向前走,他真想让李笠跟自己一起去襄阳,不过现在兄长说了算,他再急也没用。
    李笠赶紧跟上“郎君回去后,切记坚持练箭、锻炼,一定要把其他郎君比下去”
    “知道了,知道了,你帮了我一个大忙,一会有赏。”
    “小人谢郎君”
    “你不问我赏什么”
    “总不能又是金铤吧”
    “没错,又是金铤”
    “别,金铤贵重,小人不敢再收,若郎君真要赏不如,不如赏小人几张好弓”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