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天空乌云密布,狂风起,不时有惊雷炸响,声动四方。

    天色昏暗,大雨即将来临,听涛阁内,宫女们将窗户关好,又点起煤气灯,灯光照亮李笠的面庞。

    他站在一副挂起来的舆图面前,看着上面的山川形胜。

    旁边书案上,放着有司上呈的报告。

    按照报告所称,周国安插在开封的细作,如今已被“有司”暗中处置。

    能策反的策反,能抓的就抓,能出“意外”的“出意外”。

    接下来,就看这些被策反的细作,按有司要求而传回去的消息,能否迷惑周国的执政宇文护。

    消息是什么

    其中之一,是楚军在荥阳大规模囤积军需,“总总迹象”表明,楚帝要亲征洛阳,然后一路向西平推,推过潼关,直达长安。

    如此一来,这就是周、楚两国的决战,因为齐国仅能自保,楚军若先攻洛阳、潼关,再攻关中,齐国只能旁观。

    所以,接下来的大战,不是楚军攻齐国河东地区,引发三国决战楚军对周、齐联军。

    正常来说,这消息传到长安,足以让周国执政宇文护坐立不安,拼尽全力布防,要守住“东部战线”。

    这是“第一层”战略构想。

    那么,“第二层”构想,就是楚军“声东击西”,做出进攻洛阳的姿态,迫使周国集结兵力至洛阳,但实际上楚军是要攻齐国河东地区。

    如果宇文护想到了第二层,就会平均配置兵力,既要守洛阳,又要屯兵河东周国控制的地区,救齐国。

    接下来是“第三层”构想

    楚军使诈,迫使周国同时分兵洛阳、河东,但楚军的实际进攻方向,是从沔北地区西进,走武关道,突入关中,直扑长安。

    这时,周国因为主力分布在东面洛阳,以及东北面河东地区,所以关中的防御相对薄弱。

    以上两个方向的军队,急切间很难回援,一旦关中周军挡不住从武关道冲出来的楚军,长安就完了。

    所以,周国执政宇文护若想到“第三层”,就会从陇右地区调集兵马入关中,或者做好入关中的准备。

    防止楚军走武关道“奇袭长安”。

    那么,会不会有“第四层”战略构想呢

    当然有。

    楚军并不止三路攻势跨太行山攻河东、自虎牢向西攻洛阳、走武关道攻关中,第四路,从荆襄出发,沿着汉水,西攻上游的汉中。

    攻下汉中,继续西进,断掉蜀地和关中的联系,然后攻蜀。

    这时,周军既要布防洛阳、河东,又要据守关中,为此还要调集陇右兵马入关中以防万一。

    结果楚军的目的是蜀地,那么,反应过来的周国即便立刻调兵入蜀,也会因为蜀道为楚军截断,来不及了。

    那么,对于周国执政宇文护来说,楚国今年的“大动作”,也有可能是“收复汉中和蜀地”。

    该怎么办

    难道,不会有“第五层”战略构想么

    还是有。

    一年多以前,楚军攻占齐国恒州,大破突厥,将恒州以西,阴山以南、黄河以北这片地区即河套地区控制住。

    这里,有魏国早年的国都盛乐,而这片地区,和周国的夏州地区即黄河几字形内侧地区,只有一河之隔。

    若四路楚军俱为偏师,目的是将周军主力牵制在四个方向河东、洛阳、汉中、蜀地,导致关中空虚。

    那么,楚军骑兵主力,出恒州,走苍鹤陉到盛乐或者直接出长城,绕阴山外沿去盛乐。

    然后渡河南下,过夏州位于后世所称陕北地区,一直往南,便可短时间内相对而言冲入关中,直抵长安。

    即便急攻长安不下,但这支楚军可侧击武关道,沔北楚军随后出武关道,长安危矣。

    届时,周国中枢被一锅端,河东、洛阳、汉中、蜀地周军,就会被楚军逐个击破。

    这就是“第五层”战略构想,也不知宇文护能否想得到。

    对方若想到了,还得分兵在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