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下碗里最后一口粥,满足的打了个饱嗝,注意到四弟的表情,问他“你还没吃饱吗锅里还有。”

    张定国拍了拍小肚皮“饱了,但是还想吃虾。”

    苏茴放下碗“你们都吃饱了”

    得到一个确定的回答之后,把剩下的都倒进了自己的碗里“想吃虾我明天再做,你们等会先别睡,在院子里转一会儿。”

    张卫国舔了舔嘴唇,刚吃饱,他已经在期待着明天了。

    吃完饭,该收拾碗筷了,张保国盯着张卫国,他们两个轮流洗,今天轮到他了。

    张卫国不想动“大哥,你帮我洗吧。”

    张保国“不要。”

    张卫国看向两个弟弟,他们其实年纪相差不大。

    张定国一下跳起来“我和三哥烧火了,洗澡水都是我们烧的你不怕我们把碗打碎吗”

    张卫国只好乖乖去后面的水井里打水洗碗。

    妈妈是不用想了,妈妈烧饭辛苦,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他们好歹还能替换着休息呢。

    苏茴把一些海产收拾出来拿给娘家、赵夏兰和张成业他们,他们也拿出一些本地的吃食,让她到时候一起寄给关韶理。

    苏浅明和田思怡看见这些东西不稀罕,也没有陌生的感觉,相比较赵夏兰一样一样的问清楚是什么、该怎么煮,差别很大,苏茴若有所思。

    他们夫妻都是外地来的,或许曾经也是有过故事的。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提过只言片语,苏茴也没有探究的意思。

    随着夏季的到来,苏茴的芥子空间几乎焕然一新。

    除了最中间的白骨莲、被阵法保护着的其他上了年份的灵植之外,其余空着的地方都被她规划着种上了东西。

    那一片是各种中草药,从很常见的折耳根到人参苗、一年生到多年生,都有。

    隔壁是一片抽穗期的稻苗,再隔壁是饱满的玉米棒,之后是花生地,除了这些吃的,还有一小片棉花。

    之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菜园子,苏茴收割了一部分,留下光秃秃的土地。

    最后一片区域,种植了各种树苗,有李子、桃、芒果、苹果等果树,在不同的阵法中,共同生长,果树之外,就是苏茴在山上遇到的不错的树苗。

    这个不错,不是说是灵木,只是相比起其他的,在这个富含灵气的地方生长久了,会有更大的几率变成灵植。

    那些现在种植着各种吃的,到后面不缺吃的了,迟早也会被各种有机会变成灵植的物种占领。

    苏茴调整了一下阵旗,一片花生就这么浮空飘了起来,然后泥土先落下,调整了一下高度,一刀切,花生掉落地上,又被“吸”到了中间,苏茴走进去把花生装进袋子里,还停留在半空中的花生面落地。

    这样放着不管,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这个空间吸收。

    至于这些花生,苏茴拿到了一个泛着微微红光的区域,这里的热度比其他地方高,原本应该是种植着火属性的灵植的,现在变成了她的烘干区。

    放到这里,几天过后,这些嫩花生就会变成干花生了,收花生,就是这么简单。

    跟她在芥子空间的轻松烘干不同,现实里,已经下了半个多月的雨了。

    每到夏季,就是一年中最常下雨的时候。

    因为常下雨,家家户户都有雨衣,有的是用油布做的,有的是用化肥袋里面的透明薄膜做的,还有的就是用稻草编织的、粽叶做的。

    苏茴家原先没有雨衣,分家的时候没有分,自然也就没有,雨伞倒是有一把,是用油纸做的。

    他们家没有要下地干活的人,冬天偶尔下雨了,只要有伞撑着去上课就好了,雨小的话,雨伞都不用。

    现在常下雨,张卫国还是常往外跑,下雨也挡不住他在外跑的心,雨伞没有,但是芭蕉叶和香芋叶有很多,小孩子几乎个个都顶着片大叶子在外面嘻嘻哈哈。

    苏茴注意着他们身体,让他们湿了衣服早点换,没有着凉生病的趋势是不管的。

    不过赵夏兰在知道她家没有雨衣后就约定一起做一件。

    她家的两件有些旧了,该做新的了。

    苏茴想到她说要自己做,就去弄了几个化肥袋子回来。

    化肥很难买,化肥袋子村里也没几个人有,也是一样稀罕的东西了,但是在镇上,花钱还是能买的。

    解开裁好,就是一件雨衣了,苏茴一口气做了五件,足够一人一件了。

    赵夏兰没舍得花那个钱。

    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她宁愿拿那些钱用来买几颗糖给孩子吃,做雨衣只是耗费些功夫,反正下大雨的时候没办法做其他的事,闲着也是闲着。

    她好不容易花了半个月编织了一些,没做成雨衣,变成了屋顶。

    最近一直下雨,屋顶漏水了。

    她家是村里最常见的那种房子以石子打基底,黄泥砖砌墙,稻草木板做屋顶。

    瓦片只是在最主要的部分有些许而已。

    赵夏兰抱怨“肯定是开春的时候没检查仔细,这才漏水了,今年还没下大雨呢。”一直断断续续的下小雨中雨,现在就小漏的话,下大雨那就要大漏了。

    那习以为常的姿态让苏茴默了。

    赵夏兰继续编织,一边跟苏茴闲聊“不过看这天气,下大雨也快了,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撑住,上年不是刮大风吗,我家的屋顶差点都被掀走了,今年应该不会了,重新加固过,请人花了五个鸡蛋。”

    苏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她慢吞吞的做着针线,吃的跟上去了,小孩子本来就在长身体,现在放大一些,估计秋天穿就正好合适。

    她现在做的是有些微瑕疵的瑕疵布,这种布可遇不可求,赵夏兰刚看到的时候还羡慕了一会儿。

    不要布票,价格还便宜不少,那点瑕疵算什么。

    苏茴默默的听着,这布是她卖野猪肉的时候换来的,在供销社,她就没看见过便宜的瑕疵品,早就被售货员内部消化了。

    张安国在旁边帮着赵夏兰打下手,递递东西之类的“兰姨,你家里还漏水吗”

    “漏啊,不过只有两处,也不多,用盆接着就是了。”

    张安国“在哪里漏啊,是在床上吗”

    赵夏兰唉了一声“哪呢,要是在床上怎么睡觉。”

    苏茴轻轻咳了一声“没有补好吗”

    “补了,还是有一点,没办法,我只好抓紧时间多编一点,到时候再请人来修。”纵使习惯了,赵夏兰也有些无奈。

    她看了眼这里的屋顶,语气羡慕“还是你这里好,刮风下雨都不带怕的。”她那里,一下雨,睡觉都不敢睡死了,漏水的地方在别的地方还好,要是正好在存放粮食的地方,把粮食打湿,那就糟了。

    苏茴也跟着她的目光看向屋顶,若有所思,村里铺瓦片的不多,瓦片也不好买,建这个新房的时候就是孙强走了人情才及时买到的瓦片,瓦片很难烧吗

    赵夏兰习惯了每年夏天的雨季,也习惯了每年必有的漏水,但是从别的地方来的知青可不习惯,尤其是去年来的,还没有经历过的知青,睡着睡着突然脸上多了滴滴落下的雨滴,简直要崩溃。

    谢睿和林荆南就是要崩溃的一员,好好的睡着觉,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落在脸上,凉凉的,是水嗯怎么会有水

    谢睿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睁开眼睛,正好一滴水滴到了他的眼睛上。

    “什么东西”

    他迅速闪开,借着窗户边上刚刚升起的太阳微光,看到了水花。

    屋顶上面,断断续续的有水滴落下来。

    谢睿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这屋子漏水了

    谢睿叫醒了林荆南,他那边也漏雨了,不过漏的方向是在脚边,夏天的被子很薄,林荆南没有盖堆在那里,现在他那被子已经湿了大半了。

    太阳刚刚冒头,就着这点光线,他们两个把床上的东西都搬到一边,也就是下了床以后才发现,他们这屋子居然有三处地方漏水

    拿桶和盆来接水,两个从来没有经历过这回事儿的小伙子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林荆南干笑“外面雨有点大啊,怪不得漏水了。”

    谢睿“”他不想说话。

    两个人干坐了一会儿,其他人陆续也醒了,开始有动静传来,看着差不多了,他们两个去找陈东华。

    陈东华是知青点的老知青,也是知青点的老大哥,有什么事跟村里交涉的时候是作为是知青点的代表人出面的。

    陈东华来看了看,表示“漏水是正常的。下雨下了这么些天才开始漏水,看来去年修补的还不错,之前年年都漏水,上一年花了不少的功夫,把屋顶全部整修了一遍,才能坚持到现在才漏水。”

    他们之前是外面下雨,里面也下雨,同步进行。

    听了陈东华这句话,谢睿忍不住把手放到自己额边揉了揉,这居然是常态

    想说脏话:

    作者有话要说  二合一更新奉上

    v

    明天开始更新恢复规律,每天晚上九点更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