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多禁忌,在很多地方,女的是不让上船的,说是会带来恶运。

    就是看到这一对夫妻在船上,苏茴才会去问他们方不方便带他们几个出海转一圈,听到了她愿意付出的报酬,他们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让张卫国和苏仲都好好的过了一把瘾。

    在回程的时候,张卫国还下海去游了几圈,很快就上来了,他不小心喝了一口海水,那个滋味。

    他们回去,在海边捡了几个留作纪念的贝壳和海螺,拿着刚刚下网捕到的留下来的大鱼,还在码头上买了不少别的新鲜海鲜,满载而归。

    海鲜做起来很简单,复杂的张卫国也不会。

    不是清蒸,就是红烧,香煎。

    清蒸的最多。

    原汁原味。

    张卫国放假了,唐科平也不是那种特别严苛的人,他给大家都放了一天假,他们连续忙碌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休息。

    大部分人都没有乖乖的待在旅馆里面,而是三三两两的出去了,跟调研的时候不一样,调研的时候大家心里都记着事,现在他们可以放缓了步调,慢悠悠的、仔细的观察路边的情况,看到路边有什么美食,也会很自然的停下来,看到这个煎饼果子,好香,买一个尝尝,这个水果串看上去也新鲜,来一个解渴,这个烤肉串,不错,来两根

    他们基本上都是扶着肚子回来的,这些大多不贵,就是囊中羞涩的学生,凭着补贴,也能把自己吃得肚圆。

    除了吃的,就是各种“特产”了。

    比如说手表,这里买种类多,价格便宜,不用票,任你挑选

    在首都,供销社绝大多数东西都需要票的。

    这种工业品票还不好拿,一年也不一定能发一张。

    休息了一天,苏仲很快又坐上了火车,他要继续赚钱,把自己的服装店的摊子支撑起来。

    张卫国也回到了调研的小队伍里,跟着老师继续在这里兜兜转转忙碌。

    这期间,张卫国有一次偶然看到了王海雯王姨过来找唐老师,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他跟苏茴提了一嘴,苏茴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就没管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话,她会直接说。

    张卫国在这里买了不少的东西,都是一些小玩意儿,这里有不少的小商品,价格不贵,很吸引人。

    他打算带回首都去送给同学朋友做手信。

    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他们就打算回首都了。

    那时候苏仲不在,苏茴是在的,但没有去送,他们这么多人,而且都这么大了,不用她送了。

    她提前准备好了一些吃的用的东西让他带回去,大包小包的,在一众老师同学中并不会太显眼,因为在这里就连他两个老师都忍不住买了不少的东西,包裹鼓鼓囊囊。

    严路买了一台进口的冰箱,还有的买了录音机,谁也别笑谁。

    难得来一次这里,这里有些东西在首都确实很少见,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在这里不仅品种丰富,货源也相对更加的充足,价格也合适,不买的话总感觉吃亏了。

    在张卫国调研期间,苏茴是跟首都那边通了一次电话的,张安国和张定国他们很羡慕二哥,二哥可以跟着老师他们一起去妈妈那里。

    真好啊。

    他们也想去看看妈妈的厂,看看那里的房子。

    他们也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妈妈了,妈妈说年前才回来。

    仔细算一算,时间不会太久了,但是妈妈也不会在这里待太长时间,年过去了,妈妈又要回了南方了吧,不过,今年这个年一过,大哥和二哥都要实习,不知道他们会被分去哪里实习,妈妈可能会留长一点时间,了解了他们的分配之后才离开吧。

    张保国在这时候收到了刘维志的来信,张保国在第二次高考的时候参加高考,并且以自己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首屈一指的军校,刘维志却是根本不指望高考了,他学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不过他也知道,多学点对自己有好处。

    尽量去学。

    如果部队里有什么讲座、知识会议要开,只要自己时间来得及,从来不会落下,也学到了不少有用的。

    这一头张保国在学校里面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知识,刘维志他已经上过战场了,有的时候不方便通信,他就会相当一段时间跟张保国断了联络。

    这一次,他写给了张保国一封信,跟上一次隔了有半年,信上没有提为什么这么久才回信,他知道张保国能理解。

    信上罗里吧嗦的跟往常一样,不过这一次,信上多了一些在张保国看来有些类似遗言的信息,说什么当军人有觉悟,要是他不幸有个万一,到时候他帮他照看一二他家里,他爸妈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他要是没了,他爸妈肯定会十分难过。

    他还在信里哀嚎,上次回去的时候拒绝了相看,现在有些遗憾,没有早点娶了媳妇,生个孩子,他说等回头回去的时候,就听他爸妈的话,去相看媳妇了,张卫国看信的时候,手就紧了又紧。

    他要去参加什么有危险的任务

    还是要奔赴战场

    他们这两年一直跟南边某个国家有局部的冲突,他没有去那边

    ,因为他还没有毕业,但他在心里已经不止一次模拟过,他要是去了那边会如何应对。

    目前只有这个能称得上战争,其他的边境也有些麻烦,但是那些只能说是冲突。

    快了,他很快就实习毕业了。

    沉默了良久,张保国给他回信。

    他认真的在信上写道,如果他有个万一的话,他会把叔叔阿姨当成自己的亲叔叔来走动,让他放心。

    不过再怎么照顾也没有他这个亲儿子来的妥帖,他照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仔细论起来,除了在大学里认识的朋友,在老家那边,到现在还有联络的,就只有刘维志了,他们都在部队里面当兵,有很多话题聊,不至于脱节,他现在要是回去了,都不知道能跟儿时的小伙伴聊什么,聊地里的庄稼媳妇孩子还是家长里短

    这些他都没有兴趣。

    要是刘维志有了个万一,他肯定是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的,他们是同乡,家里离得这么近。

    他想到了他爸爸,他爸就是出事之后多亏了爸爸的战友,还有其他在部队里面的人的帮忙,比如孙强孙叔叔,关韶理狸猫叔叔,还有队长伯伯张成业他们,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爸爸之前的上司,做任务时所在的战友,他们远,一直也有通信联络,现在他们仍旧有联络,一年就一两封信,通信的并不频繁,但他们能知道自己的大概,他们在信上写的不多,但是关心的话语可以从字里行间显现,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参军,爸爸的同事朋友通信现在都移交给他负责了,其实这也是人脉。

    想到这里,张保国叹了一口气,他真的不希望,有朝一日,他去做跟孙强孙叔叔一样的事情,帮着照顾战友的家人。

    不过,或许会颠倒过来,他也很有可能会出事,他想了想,出事了,家里人会伤心吧,不过好在他还没有媳妇孩子,妈妈的话,还有三个弟弟在,他们不会让妈妈受委屈的,他这也算是了无牵挂,可以放心的奔赴战场。

    他不是想死亡,如果能够活得更长更好,他并不想就这么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战场从来离不开流血和牺牲。

    刘维志这方面比他糟糕的多,他是独子,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要是出事了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去了训练场,现在多流一点汗,在战场上就能少流一滴血,在关键时刻,训练出来的本能是能够救命的。

    张卫国他们回了首都,张全也把他在这里遇到了张卫国的事情,在信上提了一笔,说遇到了他,他跟着老师来这里做什么调研的,现在已经回去了,他现在长大了云云。

    张全有些可惜,他抽不出空闲回家一趟,他们兄弟几个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去了,爸妈应该也挺想他们的,不过也没关系,很快就毕业了,毕业就能够分配工作,张全想到了自己儿子,儿子的大学是没有二弟的几个孩子好,但是比起其他根本考不上的人,已经很好了,称得上傲视群雄。

    而且他也是包分配的,那份工作跟自己这个还不一样,不像他们不稳定,做完了一个不知道下一个活在哪里,要做什么,工资待遇怎么样。

    张全想到儿子就美滋滋。

    张贵也跟张卫国见了一面,没有多说什么,张贵要忙着上班,张卫国也忙,匆匆说了几句话,就告别了。

    张卫国也给爷爷写了信,还买了一些东西寄过去。

    张成业也收到了,他拿到包裹的时候是笑着的,等看到信,看着看着就叹了口气。

    柳岩新啊,这事终究得要解决,只不过,人都走了,就算能够要到补偿,伤害也造成了。

    他沉思了一会儿,就出门去找人了。

    他们张家的女儿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欺负,补偿和教训哪个都少不了。

    张卫国他们一行人回到了首都,各回各家,辛苦了这么久,明天又是休息日,大家都好好休息,恢复元气。

    这一次,他们收获满满。

    毫无疑问,从大方向来说,特区的建立是对的,带来的活力和发展让他们吃惊,对比一下,首都这边小小的变化就容易让人觉得保守了。

    他们休息过后,要根据调研撰写一份报告出来,张卫国心里已经有腹稿了,他现在有了想要主动申请前去实习的地方,如果他这一份报告被老师采纳的话,应该能帮助他实现目标。

    他现在已经对实习有些迫不及待了。

    苏茴也有些迫不及待了,终于办完了手续,她看中的小福地到了她的名下,她该怎么布置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地雷和营养液3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