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事就要记着自己公婆

    苏茴“他们有保国他们几个孝敬,日子不会差,我要是补贴了,就是给她大孙子小儿子。”

    “你们回去别说,嫂子那里也别往外说,也不会瞒太久了,估计一年左右。”李村有不少人出来找工作的,毕竟是在同一个城市,搞不好,什么时候她就会遇到。

    到时候要是李满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她也有办法堵回去,现在不说,就是想要耳边得个清净。

    田思怡轻轻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苏浅明放心的回去了省城,然后田思怡在省城留下,帮着苏仲一起看店,他先回家去处理一些东西。

    等到小孙子这一学期结束,就立刻把他的学籍转到这里来,到时候他长期也会在这边,儿媳妇也是。

    家里的地就拜托给亲家或者其他交好的人家,到时候收获了分他们一部分粮食,相信不少人都会乐意的。

    至于说儿媳妇娘家那边,他觉得,目前常小荷还不清楚底细的时候不会说,等他们搬过来这边了一段时间了,她就会提出来帮衬娘家,这亲戚帮来帮去本来就是常态,除非是有问题的亲戚关系,不然都是想着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发财,大家拧成一股绳,人多力量大。

    等到苏浅明回去了,问的人不少,因为他是大夫,他在村里的人缘一向不错,现在突然消失这么久,当然要问清楚,之前说要去省城那边看亲戚,常小荷带着小儿子回来了也说不清楚。

    他们就等着问个究竟。

    苏浅明已经想好措辞了。

    “是这样的,我儿子在省城那边找了份工作,人手忙不过来,我就留在那里帮忙了一段时间,孩子他妈还在那边帮忙呢。”

    “是有个亲戚,之前没怎么走动,关系也远了。”

    “我儿媳她也不清楚。”

    “那之后啊,先看看,还没定,说不定。”

    “有机会一定也帮你们找个工作,外面的工作机会真的比这里多多了,兄弟几个一起出去闯荡闯荡也好。”

    村里没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逮着了那是不愿意放过的。

    听到公公做了最终的决定,常小荷也兴奋了起来,不管是为了小儿子的前程,还是为了她自己,她都想去,儿子去了省城学习很有可能可以提高,最好也能考上大学,而她去了省城,可以跟她男人在一起,夫妻两地分居不是长久的事,而且去到省城,那就是享福了,不用下地了。

    他们在这边做着准备,张家那一边,现在家里的人口更少了,除了读大学的张锦华和张凤华,还有带着小儿子跟着到了市里的吴楚楚这三个人之外,张贵、张全、赵来娣和周小晴4个人都出去了。

    周小晴还把村里面老师的职位让了出去,让给了其他比较高学历的人,愿意接受的人很多,这份工作还是很抢手的,根本不愁没有人接班。

    知青们没有成家的都回去了,成家的一部分留了下来,他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而出去之后,张贵和张全都做回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张贵他是直接回去的,张全他之前所在的工程队做完了一个工期,这次不招人,他就去了别的队,赵来娣跟在他的身边,做一些杂活,工钱比较低,但也能凑合。

    周小晴的工作是自己找的,她的外在形象好,识文断字,有着高中文凭,而且出于女人爱美的天性,她一直对于化妆品这一块比较关注,之前没什么条件也比较注意自己的脸,因为自己的外貌,她应聘上了港资开的专卖店。

    抓们销售化妆品的。

    这就是缘分了,她应聘到了王海雯的化妆品专卖店里面做导购。

    在这种店面里面工作,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她换上了一身职业的套裙,脸上也上了薄薄的妆,整个人显得既干练,又吸人眼球。

    底薪不高,但是卖出去一笔就有提成,算上提成,收入就不少了,去除掉刚来的那个月的试用期,后面她的工资在他们4个之中成为了最多的那个,她对此很有些骄傲,张贵也很骄傲,觉得他的媳妇就是不一样。

    这样的生活比李村老师的职位更让周小晴满意,在村里面就算是做老师又怎么样

    还不是要抽空下地,现在不一样了,她每天只要穿得美美的,站在那里给别人介绍就有钱赚,回去之后,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烦恼该怎么教孩子,她只要把自己的饭菜准备好就足够了。

    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想要过的生活。

    他们都满意,自然更不会回去了,就算是忙碌的时候,也不方便请假,请假的时间长了,又不是什么不可以替代的人,回来职位就不是你的了。

    少了这么多人,张根也没办法,好在他们买了一条牛犊,有它帮着干活,才好过了些,现在就是他们两个老的在家里面,带着张喜华张小华、大孙子的两个女儿,还有小儿子的一儿一女。

    这并不是个例,不过大部分的人不像他们家这么彻底,不管怎么说,家里会留有一两个壮劳力,不像他们,老的老,小的小。

    张成业也没有闲着,他一直关注着新闻动态,报纸一直都有在订阅着。

    现在他那个时候是附近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之后,还得到了镇上的嘉奖,给他们村长脸了,现在,张成业依旧在为他们村努力。

    出去干活可以挣钱吗

    能。

    但是壮劳力都出去了,那就不行了,对他们村长远发展不利,壮劳力都走了,地里的活谁干,山里的活谁干

    靠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吗

    而且他们出去了,越来越好的话,他们村不久越来越落后了。

    不能这么继续下去。

    他得要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但是留下来,得要有看得到的收益才行,现在他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烧瓦,这是他们村的支柱,现在大家自己种地积极性提高,还能出去干活挣钱,很多人都宽裕了不少,有钱了,地不能买卖,但是房子可以建的更好啊,这需求量噌噌的上去了,他们的生意很好,所以他们过年的分红又多了不少。

    但是还不够,比起外面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他们村还需要进步,还需要努力。

    他挑选了合适的地址,重新开窑,扩大产量,现在是供不应求,既然这样他们就扩大产量,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能挣到更多的钱。

    另外还有分到他们每一户家里的山地需要打理,张根这不就有些吃不消了吗

    他想要精耕细作的,现在不行了,忙不过来,去年收获的粮食比同等田地上的要少,他叹气了很久,今年想要争取跟上大家的产量,结果现实打败了他。

    李满芬看他这样,就说让张喜华和张小华别上学了,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不如回家帮忙种地。

    结果她们两个不愿意。

    气的她不行。

    赚钱很好她也知道,但是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啊,灾荒的时候,拿着黄金都买不到粮食。

    她们怎么就不懂

    等到她们两个高中毕业,那家里人不就更少了

    这样可不行。

    要不让大儿媳妇回来

    苏茴给留守在省城的田思怡送了不少的东西,田思怡的身体比较弱,她在刚来到这具身体的时候,看到她这情况就有帮她调理身体了,长时间下来,其实她的身体跟一般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她会表现得这么弱,那是因为她自己没有锻炼到,所以更容易生病,更容易不舒服,其实要说有什么问题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好好养着就可以了,而且她一贯是个温柔的性子,苏茴挺喜欢她的,有什么好东西就会在苏仲来拿货的时候让他顺路带回去。

    有了田思怡帮忙,苏仲解放了,不必时时刻刻都要自己待在店里,他有空的话就会自己亲自跑一趟苏茴这里拿货,之前是抽空跑,现在是没什么事都可以跑,完全不一样了,家里有田思怡在,也变了个模样,无论什么时候回去,家里都有热乎的。

    有他妈在,一点一点的,变得更有了家的样子。

    等到他爸和孩子他们过来,这家就完整了。

    大家都在为了更为好的生活努力。

    苏茴也是,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的小福地还在修建,慢工出细活,她不着急,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小福地,在局部区域,灵气浓郁,人待在这里会觉得舒畅,只不过这灵气浓度是肯定比不上她的芥子空间的,所以对这个就没有十分上心,不过灵气浓度在这里,她待在小福地里面比在其他地方要舒服的多,又不能一直待在芥子空间里面,在现实世界,有这么一个小福地,任自己施为,更加方便了,为此她特意修了那附近的路,现在这里的名字也定下来了,特别简单粗暴,就叫灵芝山庄。

    是古色古香的庭院设计,材料特意选的青砖红瓦,另外还有温泉、花园,慢工出细活,想要修建好,得要明年了。

    这里的树也特别的杂,原有长的好的都留了下来,另外还种了一些没有的树种,少的一棵,多的两三颗、四五颗,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实际有一种莫名的规律,等到这些树成活,就是一个阵法。

    修炼这种房子不仅耗费时间,还耗费金钱。

    为此,苏茴一头钻进了自己的“实验室”里,成果出来了,潘佳业欣喜的跟供应商下了订单。

    王海雯也找了过来,另外除了生意上的事,她还有私事找她。

    王海雯开门见山,她知道苏茴不喜欢弯弯绕绕。

    “我有事想拜托你,我也不让你白辛苦,我帮你们品牌在港城立足,推向国际,最近就有一个时装周。”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秋天的童话欣结 80瓶;陌小上 10瓶;

    非常感谢

    s:放假了吗,中秋节,吃月饼啦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