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何为师以身证道也。”
    卢植长揖一礼“弟已尽知。”
    两人皆世之大儒,点到为止。卢植想通一切,这便释怀。美酒美食,就着窗外晚风稻浪,人生快意,莫过如此。
    “难怪贤弟乐不思归。如此人间仙境,愚兄怕也不想归家了。”崔尚书手书的乐不思归仍高悬西阙下。
    卢植笑道“兄长便留下又有何妨。”
    “如此,愚兄便小住数日,看看这世人皆赞的楼桑。”
    崔寔到访的消息,刘备隔天方知。这便急忙赶往校馆后院精舍,登门拜见。见崔尚书气色红润,精神矍铄。这才放下心来。诸如寒痹这样的慢性病,最是磨人。年迈气衰,经不起病痛折磨而一命呜呼者,大有人在。磁垫对寒痹有奇效。崔寔并无大疾,寒痹症消,身体自然康健。健步如飞还差点。举止如常,行动自如,却掺不得半点假。
    前次有大儒刘宠小住,成了校馆的三师之一。如今崔寔又来,估计也不会走。
    想到这里,刘备幡然醒悟。恩师卢植怕是要出仕了。
    刘备心里,早有准备。
    不然,后来恩师也不会去平定黄巾之乱。
    果不其然,不久后,恩师被征为秩比六百石的博士,正式步入仕途。
    然而,貌似还有一种状况叫辟而不就。
    恩师虽接受了博士的官职,却并不就任。仍在校馆教书育人。院中有四位鸿儒。三间馆舍显然不够。刘备再次扩建校馆,成了一栋别致的圆楼。类似后世的客家土楼。取名学坛。又称楼桑学坛。
    四位鸿儒同时开门授课,天下震动,一时无两。
    按母亲的话说,此乃楼桑文胆。不容有失。
    刘备这便加派人手,日夜换防。好在是圆楼,抱元守缺,进出只有一门。再加楼外有高墙望楼,门外立双阙。一般蟊贼插翅难飞。
    崔寔善政论典籍。号称通儒。所授多是为政治民之术。深得游学士人推崇。所谓通儒者,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大儒。
    从弟子的年龄上说,卢植门生最小,刘宠门生稍大,崔寔门生更大,陈寔门生最老。
    所学也各有不同,楼桑老幼皆可就学。
    北地豪强大族皆托人投帖刘备,想族中子弟前来楼桑就学。信中千恩万谢,并奉上足量学资。更有甚者,辽东田韶竟捐资数百万,以求其子能入学楼桑
    这,似乎是一门生意啊。
    收钱收到手软的刘备,很是惭愧。
    也无怪刘备惭愧。楼桑学坛所收学资,甚至超过了寝垫一个豪门子弟的学资,以百万计。只需收十名,就是千万钱楼桑最次的麻垫,不过千钱。需卖一万张,才能抵上十人学费
    问过恩师,如此是否不公平。
    恩师反问道千万钱能资助多少寒门庶子
    刘备恍然醒悟。
    恩师又言豪门寒门,皆是百姓。若豪门越豪,寒门越寒,乃政之失。寒门亦能出贵子,方是为君之道。
    刘备字字铭记在心。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