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来,见两侧商肆,商客盈门,行人如织。货物堆积如山,舫车列成长龙。条条长街,连通南港与临乡。繁华异常。
    赵娥不禁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同车少吏这便笑道“如赵大家所言,蓟国水陆通达,畅行南北。便是西域,每月亦有商队往来。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赵娥欣然点头“蓟国富甲天下,便是此因。”
    “大家说的是。”驷马停稳,港口少吏打开车门,摇下折叠踏板,先行下车。已有宫女赶来迎接。
    对于这些小巧而实用的机关器,赵娥一路所见,颇多惊奇。王宫马车对设双排雅座,车门改为侧开。车盖与车厢一体筑造,车门坚木包铁,内衬皮革,外包黑釉搪瓷,车门上置白琉璃窗,内悬素纱钢丝网帘。车前,车尾皆装有两盏琉璃车灯,车厢三重避震。轮辐皆钢铸,坚固又耐用。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时下驷马安车,乃是给荣归致仕的朝中大吏们的养老标配,自然要敞开了坐。四面垂帘,可比锦衣夜行。无人看见如何能显示身份。
    然封闭式车厢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出于安全,还是出于隐私皆高于普通马车。
    最主要,只需放下窗帘,便无人可从车外窥探。乘车者亦无需操心那些隆重的乘车礼仪。一举数得。
    乘车需除鞋,古时登堂入室,甚至要除袜。上古时,有大夫“袜而登席”险被君王断足。汉时无需除袜,却仍要除鞋。于是剑履上殿,成为权臣标配,至高荣宠。马车内备有软底青丝履,可供乘者换穿。鎏金香熏球自然也是必备。
    以防有人风尘仆仆,来不及更换足衣,乃至散发异味岂非不美。
    事实上,并无此种状况。濯发洒足乃是每日必备。尤其是女子出行,心衣罗袜,更是要足量预备,勤于换洗。绝无异味。穿鞋下车,入宫门,穿南殿,跨绿水,拾级而上。女官通禀,刘备这便与赵娥殿内相见。
    “妾,拜见王上。”赵娥趋步入殿,跪地行礼。恰逢朝会,文武列席。赵娥却举止自若,甚有风仪。
    “赵大家免礼。”刘备伸手虚扶“赐座。”
    “谢座。”因不是蓟国官吏,故坐于侧席。
    “此乃烈女赵娥。”刘备向群臣介绍。
    “可是磨刀十载,为父报仇的庞娥亲”王傅黄忠这便言道。
    “然也。”刘备笑道。
    以王傅黄忠为首,百官纷纷起身行礼。赵娥亦肃容回礼。
    “孤请赵大家,乃为幼女师也。”刘备遂道出实情。
    “原来如此。”王傅黄忠欣然点头“王女能得赵大家从旁教诲,乃蓟国之幸也。”
    “臣等附议。”赵娥亦是豪杰。正与大汉痞气,相得益彰。刘备请她来为女师,自无人反对。
    这便当朝拜赵娥为女师,待二女出襁褓,再行拜师之礼。蓟国无宦,多置女官,已成惯例。百官亦未觉不妥。
    女师乃宫官,无需上朝。受封后,赵娥这便避入后宫。待散朝,左国令士异自会为其安排住所等事宜。话说,宫中人数渐多,女官缺口渐大。左国令士异身兼数职,过于操劳。请赵娥千里驰援,亦是出于对士异的爱护之意。
    按照我朝惯例,若年过三十五,女官仍未出嫁。便会长留宫中,诸园贵人乃是可以预见的唯一归宿。母亲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