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宫,正殿。
    送走颜良,刘备不由得一声长叹。
    饶是奇谋百出的幕府左丞荀攸,亦难料到,颜良竟是那个被泰山太守张举收买的琅琊贼酋。而此行目的,是为混入蓟国,里应外合,伺机纵火。
    岂料误打误撞。登顶黄金阙,获黄金千两,二千石高官。
    见刘备礼贤下士,欲当场拜为校尉。颜良何须再做遮掩。这便将实情悉数道出。满堂哗然。刘备遂命颜良先下去等候,先与群臣商议。
    “该当如何”环视群臣,刘备开口。
    见二位国相并未答话,荀攸这便起身言道“将计就计。”
    “颜良身份已破,如何将计就计”刘备问道。
    荀攸笑道“世人皆知有名唤颜良者,登临黄金阙,得千两黄斤,获二千石高位。又岂知此颜良是彼颜浪”
    “李代桃僵。”刘备恍然大悟。
    “胡辅改名荐书,着实是一步妙棋。”荀攸又道“只需为颜良安一个妥当的出身,世人又岂能生疑。”
    刘备看向两位国相“国中可有合适之地”
    “蓟国并无颜氏聚落。”左国相崔钧少时曾领崔氏商队往来北地,这便言道“今安平国堂阳县有颜氏村邑。可假此出身。”
    “如此甚好。”刘备一想,似乎不妥“安平属冀州,乃太平道大本营,日久必会露出破绽。”
    荀攸答道“无妨。祖籍不同于营生之地。颜良少小离家,漂泊异乡亦是常理。且说,只需待此战事了,颜良身份当不公自宣。就此与过往一刀两断,忠心辅佐王上,岂非两全其美。”
    “如此,二位国相且去安排。只说是堂阳颜良,而非是琅琊颜浪,登临黄金阙。”刘备这便笑道“颜良来投,真乃天助我也。”
    “主公,可否等颜良等人立功自效,再封赏不迟。”耿雍言道。
    刘备看向荀攸“左丞以为如何”
    “回禀主公,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荀攸答道。
    “左丞何出此言”耿雍这便起身相问。
    “孟子曰位卑而言高,罪也。又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主公授以二千石高俸,令其为国士。颜良必投桃报李,效以死力。”荀攸答道。
    “原来如此。”耿雍这便行礼道“雍,受教了。”
    荀攸亦回礼,起身后又献一策“颜良此行有心腹数人。如他所言,五人称泰山四寇。可一并封为六百石军曲候。授以印绶、兵甲、战袍,官服、良马等,命其招安余众。若能策反泰山贼众,反戈一击。张举、张纯,必败。如此一来,南路贼军便不足为虑。只剩北路数万乌桓。此战易耳。”
    “如此且听左丞之言。”刘备利落果断。两害相权取其轻。泰山贼不妨先用之。待事毕,再整顿军纪,诛杀害群之马不迟。
    事不宜迟,刘备这便召来胡辅。由他陪同颜良返回黄金台,宣布王命。
    见颜良去而复返。移居剧辛小金台独栋别馆内的,孙康、孙观、吴敦、尹礼、昌霸等人,终是放心。又见书生胡辅,亦各自心安。人皆如此,总是信熟疑生。故而刘备才会让与颜良等人有一面之缘的胡辅前来宣诏。
    屏退左右,胡辅自居上首。
    颜良肃容跪地。见大哥如此,众人虽不知何故,却也急忙跟着跪地。互相交头接耳,各自摇头皆不知所以。
    胡辅取诏书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