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是指尚书令曹节,私下之言。
    见右丞将国事直言相告,辛评亦吐露心迹“我等二人,既登黄金台,出仕蓟国,便是认主王上。但有所需,右丞只管吩咐,无需见外。”
    耿雍笑道“如此甚好。二位属吏,皆从各城抽掉。务必替诸王守好疆土。”
    辛氏二杰,皆足智多谋。能登六层,可见一斑。
    这便心领神会“我等,定替诸王守好疆土。”
    午后,三人又同赴紫渊六国馆。面见中山、河间二王。即拜郎中令一职。
    话说。六国结盟血书,刘备早已知晓。虽未明言,然事实胜于雄辩。今日领辛氏二杰前来,二王自当心知肚明。亦得心安。蓟王遣二人代为理政,便有默许血盟之意。
    七国联盟成矣。
    于是乎。右丞但有所求,二王必有所应。其乐融融,令辛氏二杰更加笃定。七国必有同盟。
    之所以先择中山、河间二国,乃因二国与蓟国接壤。境内黄巾贼寇,散乱无序,聚散无常。成员更是天南地北,五花八门。多以流寇为主,非张角嫡系死忠。且与蓟国暗通曲款的郭祖,传言亦在中山国附近游荡。
    二王只出王命。官服印绶,诸如此类皆出蓟国。
    待同车返回王都,左丞已为二人择好府邸。再入王宫,拜为王宫谒者。
    谒者,秩四百石,职奉王命出使。
    虽已散朝,王傅、横海中郎将、国相,蓟都尹等人皆在。
    “黄巾大部,虽被困于广宗,余部仍广布冀州。”耿雍开门见山“二位此去,当先讨贼,后安民。”
    王傅又叮嘱道“斥候来报。有大小黄巾贼,隐匿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郡,太行诸谷之中。人数不等,以青州黄巾渠帅张饶所部最多,或有三十余万。”
    辛评遂问“青州黄巾为何北上冀州。”
    “本为驰援张角。被汉军阻于大河。后趁黎阳营等数路驻军驰援长社,乘机渡河,乱入渤海郡。亦曾攻掠我国。连败数阵,死伤过万。见事不可为,便领兵西去。欲与太行诸部合兵一处。反攻汉军,解广宗之围。”黄忠答道。
    “今青州黄巾,所在何处”辛评又问。
    “或屯兵于安平国内。”黄忠又答。
    安平国,夹在中山国与河间国之间。亦与蓟国比邻。
    辛评这便醒悟“王上可是要断青冀二州黄巾勾连,败青州黄巾于安平。”
    “然也。”右丞耿雍笑赞“仲治果然大才。”
    “卑下愧不敢当。”略作沉思,辛评又道“黄巾虽杂,却非乌合之众。三十万乱军,绝非一战之功。当徐徐图之是其一。分化瓦解是其二也。若能收为己用,方为上计。”
    众人闻言,相视一笑。
    右丞耿雍抚掌笑叹“仲治之言,竟与主公不谋而合。主公来信曾言,若能收降三十万青州贼众,可编为青州兵也。”
    自落座,便未置片语的辛毗,此时却语出惊人“主公若得三十万精兵,何愁天下不定。”
    右丞耿雍欣然点头“辛氏二杰,果不其然。”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