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吏言道“乃是一片蝉翼。”
    周异这便问道“在何处发现。”
    “夹在死者内服之上。”属吏低头答道。
    “可知蝉翼出处”周异追问。
    属吏斟酌答曰“此乃附蝉,多饰于惠文冠上。”
    惠文冠,冠名。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汉谓之武弁,又名大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时下,此冠多为中常侍所戴。
    徐奉死时,一身常服,并未戴冠。显然不是自行从冠上掉落。周异问道“死因究竟如何”
    “确是溺毙。”属吏答道“然却是高处落水所致。”
    周异又问“何以见得。”
    “胸前肌肤,遍布血斑,乃落水时,拍击所致。且瞳仁外扩,死前分明是受到惊吓。”属吏精于验尸,自不会看错。
    “言下之意,乃是凶杀。”周异言道。
    “或是失足落水,亦未可知。”属吏不敢确认。
    “且把洛阳临水高台,皆去搜查一遍。”周异遂传令。
    “喏。”属吏急忙领人前往各处查看。
    死者徐奉,乃前永巷令。永巷令不过食俸六百石。
    中常侍,秩千石,后又增为比二千石,本无员数。明帝时定为四人。多以宦者担任此职,如顺帝、章帝、和帝时,曹腾、郑众、蔡伦等人,皆从小黄门累迁为中常侍。安帝时,邓皇后临朝称制,中常侍皆用宦官,并授以重任。自邓皇后始,居此位之大宦官,权倾天下,员数也从四人增至十人。故称“十常侍”。
    今朝又增至十二人。仍称“十常侍”。
    换言之,徐奉品秩不足以佩戴惠文冠。此片附蝉,极有可能是从“十常侍”中的某人冠上掉落。再细想,或未尽然。貂尾与蝉羽,皆显官冠上之饰物。三公、诸侯、显赫近臣等所戴貂蝉冠,亦多“附蝉”为饰,以示高洁。
    难怪属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种种迹象表明,徐奉之死,牵连甚大。
    心念至此,周异不由遍体生寒。
    小小一枚洛阳令,如何能审内宮大案。周异徒生警惕。
    “来人。”
    “在。”
    “投书辅汉大将军府,约贾丞一见。”
    “喏。”
    归义城。
    三十六部渠帅,面面相觑。
    句就羌渠滇吾,便又起身问道“将军何故兵发麦积山此地甚是荒芜,并无人家。且麦积谷地被群山所夹,山路崎岖,亦不便行军。”
    “各位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否”宋建笑问。
    “焉能不知。”众渠帅纷纷叫嚣。
    “麦积山后,有一条陈仓狭道,可穿陇山,直达关中。”宋建道破天机。
    “关中”句就羌渠滇吾,双眼一亮。
    “然也。”宋建言道“蓟王据守大震关,又遣人依样修筑大散关。阻断关中与陇右。却不知在麦积山下,还有一条隐秘古道。只需遣精骑数千,穿古道,入关中。一路纵火焚城,关中必乱。那时,蓟王必派兵来剿。待大军重入关中,陇右便是我等纵马之地也。”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句就羌渠滇吾,幡然醒悟。
    “然也,正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