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马台国,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佳鞮。”左国相崔钧掌邦交外事,对邪马台国知之甚多“弥马获支,此官类卿、大夫。梯秀,应为其人名。”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华夏应无“梯”姓。换言之,此人有名无姓。“梯秀”亦或是音译。
    “倭国与我朝早有往来。光武时,曾赐倭国使者金印。邪马台国,先帝年间,便时常往来乐浪诸郡。因方术盛行,先秦至两汉,常有方士乘船出海,寻海外仙山,求不老药。便有方士,抵达倭国。久而久之,秦风汉仪,倭国亦有留存。”崔钧言道。
    刘备轻轻颔首“邪马台国,国力如何”
    “传闻。邪马台,乃倭人强国。然自先帝以来,国内征伐不休,战乱不断。女主卑弥呼,亦或登基不久。或传,岛上诸国间,亦彼此对立,断难共存。此来,必有所求。”崔钧又道。
    “且等使者抵达。”刘备叮嘱道“虽是下国,亦需礼遇。切莫有失上国礼仪。”
    “喏。”崔钧领命。
    “报。”待此事终了,便有女官入殿通报“辽东田韶,公孙度,宫门求见。”
    “速请。”
    “喏。”
    豪商田韶,在白湖有水榭。早已举家迁入蓟国。乃蓟王御用商人之一。单单贩卖“盐渍木”一项,便成巨富。有船一万丈。蓟国千里国土,城池督造从未停歇。可想而知。所谓“富而贵之”。田韶亦有“吕不韦之心”。
    天下公孙皆一家。得蓟王引荐,公孙度结好田韶,时有“复起之心”。奈何蓟王久不就国,报效无门。今日,终得蓟王相召,二人急忙赶来相见。
    “拜见王上。”二人入殿行礼。
    “免礼,赐座。”刘备和煦一笑。
    “谢王上。”二人如沐春风。
    “家中可好”刘备先问家事。
    “一切安好。”田韶对曰。幼子田骅,乃蓟国宿吏。官拜上计丞,秩千石,兼领王宫行人。
    兼领宫职,可得“门籍”,朝会时方能进出宫城。六百石官及以上,皆有门籍。六百石以下,需“奉诏入宫”。如先前,一门出仕的陈氏诸子,便是“奉诏入宫”。乃为特例。平常政务,无需入宫。只需向二国相通禀即可。若再置蓟东尹,便只需向上官通禀,亦无需直报国相。
    “多年未见,升济雄心尚在否”刘备笑看公孙度。
    公孙度拜答“王上座前,不敢称雄。”公孙度二子,公孙康、公孙恭皆在学坛就学。小女公孙氏,亦与田骅定亲。得田韶资助,公孙度亦安家楼桑,生活无忧。
    “今有辽东、乐浪二郡,我欲表升济为太守。不知意下如何”刘备开门见山。
    公孙度浑身一凛,抱拳答道“愿为王上所驱”
    “甚好。”刘备又问“二选其一。升济愿守何地。”
    “王上欲灭高句丽乎”公孙度问道。
    “非也。”刘备摇头。
    “尽取三韩之地乎”公孙度再问。
    “然也。”刘备欣然点头。
    “如此,愿为乐浪太守。”公孙度答曰。
    右国相耿雍代主问道“阁下既为辽东豪雄,何以出仕乐浪。”
    “扶余老王尉仇台,与我乃是故交。”公孙度答曰“尉仇台为王子时,曾出使洛阳。后登基为王,曾数次出兵,驰救汉郡。年迈却有大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