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迟恐生变。得蓟王首肯,三人心满意足,快马加鞭,返回各部不提。
    经此一事,周瑜并徐庶,二位少年参军,为众人若知。称“少参”。
    王命发出。不出三日,十二高车归义侯,齐聚白檀。列队入大营,谒见蓟王。登坛共祭归义老王,按高车习俗,刘备设宴款待。席间言及老王之死,新任副伏罗归义侯,亲口证实,乃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刘备这才释然。
    老王遗命,归葬北海。亦有手书为证。
    刘备笑道“归义王自率众南下,立王庭于白海之滨。为大汉恪守北疆十年如一日。多有功勋。高车各部,深受其恩。又谓人死为大,遗命自当遵循。”
    “王上明见。”众人大喜。
    “然,多事之秋,节俭为上。送葬无需大张旗鼓,各部大人,即来则安。领城中亲卫,随我北上即可。”刘备话锋一转。
    话说,自接蓟王命,十二归义侯不敢有丝毫耽搁。各领亲卫百人,日夜兼程,驰入白檀。不料蓟王又下新令。一时手足无措。
    见众人目光投来。副伏罗侯起身言道“启禀王上,北海虽是苦寒之地,然尚有本族六氏,数十万部民,散居于此。听闻王上此来,只带三万兵马。是否,是否”
    “蓟国精锐,以一当十。蓟国上将,万夫莫敌。若起争端,孤自会护诸大人周全。”刘备大袖一挥。
    “遵命。”蓟王一言九鼎,副伏罗侯无话可说。
    正事谈完,刘备起身罢筵。便有绣衣吏上前,引十二部大人,回各自营帐休息不提。
    翌日清晨。兵车营地,迅速拆解,浩浩荡荡,奔赴漠北。
    洛阳,南宫玉堂殿。
    程夫人乘中署车马,引一豪强入宫相见。
    “庶民黄纲,叩见陛下。”
    见他熊腰虎背,举止沉稳。新帝心中暗喜“赐座。”
    “谢陛下。”黄纲起身就坐。
    “黄壮士可知,朕因何召你入宫。”陛下直入正题。
    “未知也。”黄纲如实作答。
    见新帝目光投来,程中大夫心领神会“先前京中有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陛下自继位以来,励精图治,欲中兴大汉。然居于深宫,却时常不安。恐有人暗中加害。故欲募死士,以防万一。”
    “此事易耳。”黄纲目中精光一闪“不瞒陛下。庶民宅中,便有豪杰数百。陛下但有所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需悍不畏死。”程中大夫又叮嘱道。
    “刀头舐血,有死无生。又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陛下尽可安心。”黄纲掷地有声。
    “钱财、美色,但凭所需,只需如臂使指。”陛下斩钉截铁“刀山剑树,百死不悔。”
    “庶民领命。”黄纲以头触地。
    目送黄纲离去,又侧耳聆听。大殿寂静无声,落针可闻。新帝终于松开袖中双拳,暗出一口凉气。
    只需死士募齐,大事定矣。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