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将军为天下计,兴忠义之师,攻杀黄门,清君之侧。恰逢用人之际,中候何不举兵响应。以全奇功。”袁绍开门见山。
    “敢问校尉,大将军奉何诏。”周慎不置可否。
    “自然是当今太后。”袁绍傲然答曰。
    周慎轻轻颔首,这便实言相告“不瞒校尉,片刻前,卢太仆派人传命,遣某领兵入宫,护卫陛下。若此时兴兵入宫,不知可否向太仆复命。”言下之意,此去与大将军可有冲突。若无冲突,周慎便二事合一。既助大将军铲除十常侍,又应太仆之命,拱卫当今天子。如若不然,价格再谈。
    好一个两头下注。袁绍心知肚明“禁中宫廷,兹事体大。不可乱入。且大将军乃陛下舅父,于公于私,焉能坐视天子陷于险境。便不劳驾中候。”
    “哦”周慎一愣。此时若不站队,明日仕途休矣。急忙相问“既如此。大将军欲遣某何往”
    “拱卫洛阳二十四街,十二城门,三日不失。”袁绍言道。
    电光石火,周慎幡然醒悟“可是防董骠骑、孙破虏,兴兵入城,搅了大事。”
    “然也。”明人不说暗话。周慎若无此等见识,也无需他袁绍亲自走一趟。
    “得令”周慎长身而起“愿效犬马之劳。”
    古往今来,守关大将,多是肥差。平日收取往来关税,战时作壁上观。内外势力,攻守双方。皆要争相笼络。究竟是据关死守,还是开城纳降。皆看出价多寡。利益几何。
    今奉命守备城池。若遇董骠骑、孙破虏率兵,则拒于洛阳城下城下。若逢蓟王幕府雄兵,则开城纳降。无它。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普天之下,何人开价,能高过蓟王。
    见周慎领命,袁绍大喜言道“为克尽全功,大将军已擢升武猛都尉为长水校尉,命后将军董卓,与中候同行。敕令在此,请中候一观。”
    三人同来,必为分权。周慎亦称宿将,焉能不知。这便心悦诚服“谨遵大将军将令。”
    大将军总摄天下兵马,“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周慎不过六百石北军中候,自当依令行事。此亦是国法。只需敕令在手,即便事若不济,亦可辩称奉命行事,足可自保。
    周慎一声令下,北军五校齐入中军大帐。
    见上首端坐董卓等三人,诸校各自心惊。
    “越骑校尉何在”环视诸校,独缺曹冲。
    “曹校尉昨日告假,不在营中。”步兵校尉淳于琼,粗声言道。
    “兵马何在”袁绍忙问。
    “皆在营中。”淳于琼又答。
    “如此,也罢。”周慎取大将军敕令,遍传众人“奉大将军命,拱卫洛阳十二城门。”
    诸校本以为还有下文。岂料大将军言简意赅,不痛不痒。仗着素与袁绍交好。淳于琼遂问道“卑下斗胆。敢问中候,不入宫否”
    “不入宫。”周慎斩钉截铁。
    “喏。”诸校表情各异。
    “事不宜迟。”后将军董卓言道“即刻启程。”
    “喏。”后将军,位在众人之上,又得大将军委以重任,诸校自当奉命。便是名义上追随何苗的胡骑校尉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