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太皇,四面火起。”董承再报。
    “如之奈何。”董太皇惊问。
    “待火大冲天,再来禀报。”窦太皇依旧风轻云淡。
    俗谓“火烧眉毛”,后曰“燃眉之急”。四面火起,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董承绝望董太皇。
    董太皇危难来投,惊慌失措,如何能沉住气“妹妹可有万全之策。若等火大烟盛,万事休矣。”
    窦太皇轻声言道“姐姐且放宽心。唯有大火,我等方能逃脱。”
    “这”见她不似说谎,董太皇半信半疑“妹妹既有良策,何不明言。”
    窦太皇这便耳语道“此事,说来话长”
    听窦太皇细说前后,董太皇喜从天降“竟不知桓帝,还有此闲情逸趣。”
    “不瞒姐姐。前朝秘事,我亦是今日才知。”窦太皇言道。
    “何人相告”董太皇随口一问。
    “乃大长秋养子,小黄门安絜,先前来报。”窦太皇随口答曰。
    “从未听闻,尚书令有养子。”董太皇眉头微蹙“妹妹可曾亲自查验。”
    “自是亲眼所见,姐姐且安心。”窦太皇答曰。
    “验过便好。”董太皇终是安心,却又不依不饶“据我所知,曹节并无养子。若真有养子,当如张让,为其谋一宫职,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又岂能年纪轻轻,便受刑入宫。充作小黄门。”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窦太皇轻轻颔首“诚如姐姐所言。安絜此人,或另有身份。”
    “掩藏身份,当为避嫌。只需与我有利,终有真相大白之日。”董太皇,不再追究。
    “姐姐明见。”窦太皇却若有所思。
    云台高耸。四面火起,宛如烽火台。何其醒目。便是二崤城上,贾诩等人,亦可得见。
    “不好。”沮授言道“永乐宫并云台殿,先后起火。两宫太皇太后,恐性命不保。”
    田丰怒道“擅自兴兵,延祸二宫。大将军何进,难辞其咎。”
    “死无对证,如之奈何。”荀攸已窥破大将军所谋。
    贾诩却道“大将军,恐性命难保。”
    “何以知之。”荀攸问道。
    “游缴来报。幼平、公明已由地道入城。我又遣人询问密道开启,前后诸情。留守兵士言,暗门乃安絜亲自开启。试想,若安絜当真经由此道,往来洛阳内外。一来一回,暗门又何须开启两次。”贾诩言道。
    “莫非”荀攸幡然醒悟“城中另有密道。”
    贾诩遥望云台“依我所料。此密道,直通宫中。许,光武帝时已有。”
    “莫非宫中入口,便在云台之上。”沮授亦醒悟。
    “大将军何进,火烧云台,弄巧成拙。”贾诩叹道“窦太皇将计就计,假死脱身。何进自以为得逞,喜大忘形。必失小心。疏于防范之下,被黄门反戈一击。飞来横祸,死于非命。亦未可知。”
    “云台暗藏密道,当通往何处。”沮授忽问。
    贾诩神色,一时竟复杂难明“不日当知。”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