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达,何出此言。”许攸反问。
    “昔蓟王西征,贾诩献平羌连环计。闻乃四五连环也。”何苗如实答曰“今有子远“定国连环计”,岂能令贾文和专美于前。”
    闻此言,许攸久久无语。
    本以为,神鬼奇谋,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料竟被男扮女装之何苗,窥破心机。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瞬息之间,智机千变。许攸终吐露真言“待董卓逆乱,蓟王必传檄天下,提兵勤王。洛阳人人自危。为求自保,必有亲信,杀董卓以谢天下。此乃,连环苦肉计之第四环,屈身杀贼也。”
    “何人可担此大任。”何苗惊喜相问。
    “必是董卓信赖之人。”许攸并未言明。然似已有适宜之选。不出所料,必是某“西凉大人”。西州莽夫,贪残放滥,生性薄凉。枭视狼顾,岂有忠心可言。
    “子远设此谋,当可与贾文和比肩。”何苗叹服“只需定下婚期,某便假扮公主,刺董贼于大婚之夜。鱼梁台四面高耸,插翅难逃,乃何某绝命之地也。”
    闻此言,许攸肃容下拜“董卓即便侥幸未死,亦会迁怒太后并何氏家门。依董卓为人,必除之而后快。盛怒之下,大逆无道,围攻西园。只需太后,再行苦肉计。纵火焚宫,大势定矣。”
    “莫非,竟是五连环”何苗大吃一惊。竟超出平羌连环计一筹。
    “然也。”许攸得色,溢于言表“第五四环,称投薪救焚。”语出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用在此处,乃言指趁机纵火,嫁祸董卓。待西园尽毁,太后无存。人神共愤,可想而知。那时,蓟王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何须十八路诸侯。蓟王百万大军,攻入洛阳。再定大汉江山。至于何后并麟子,结局究竟如何。之于天下大势,已无足轻重。战后,蓟王告知宗庙,昭告天下。纳前朝帝后入宫,亦是继往开来,美谭一件。充茶余饭后谈资耳。无人说三道四。
    然,终归“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后事如何,唯有尽人事而听天命。
    “子远,欲杀我满门乎”何苗大惊。窃想,何后若行玉石俱焚苦肉计,纵火尽烧西园。园中何氏老小,焉有命在。
    “太后护子心切,舔犊情深。焉能葬身火海。”许攸宽慰道“乃假死脱身也。”
    “何以知之”何苗忙问。事关满门老小,焉敢怠慢丝毫。
    “年初。太后于流香渠旁,另诸新港。连通园中水路。如今,三千石船,可舟行内外。更加园中暗藏水门,直通濯龙园。何况太后早有所备。纵火势焚天,亦足可转圜。”许攸答曰。
    “太后筑港,竟不为运粮。”何苗这才醒悟。
    许攸言道“所谓苦肉计,有正反之分、生死之别。如伍孚,以命相搏也。如太后,死里逃生也。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断不可,一概而论。”
    “太后先前便欲避入函园,泛舟蓟国。只因不舍骨肉亲情,临时该意,将某接回。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江山易主,社稷难续。只求太后并麟子,能觅得栖身之所,立足之地。”何苗拭泪言道。
    许攸竟不由得心生怜悯。遂又叮嘱道“叔达切记,董卓不可早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