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小小年纪,董侯竟能窥破天机。
    许便是所谓“旁观者清”。
    事实上,无论董重还是张济。皆各有图谋。
    依董重之意,杀王允、诛吕布,既为除董侯左右双臂,清君侧亦为胁之以威。而后独掌大权,“奉天子以令不臣”。事后蓟王怪罪,弃张济等凉州武臣,亦不足为惜。
    而就张济而言,事成之后,杀董重亦是必然。甘冒夷三族之风险,提头造反,岂能只为他人做嫁衣。待王允、吕布并董重,悉数伏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为防蓟王传檄天下,扶立史侯重登大位,大赦天下,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反观关东群雄。袁绍、曹操、乃至孙坚,亦各有所图,并不相同。
    一言蔽之,各怀鬼胎。
    或又有人问,终归一人之下,总有掣肘,何不自立山头。
    史上袁术,便是例证。更何况,时下蓟王大汉一藩,统御百万大军。攻无道而伐不义,福莫大焉。
    需时刻铭记。大汉家、国、天下,三级封建体制天下最大,而后为国,其次为家。与之对应,皇权、王权、侯权。
    蓟王威震天下,总王权之极。亦不免,三权居中,屈居次席。
    时至今日。普天之下,能制衡蓟王者,唯汉家天子。故无论何人,皆不敢不奉天子。此便是所谓大义。失去天子蒙荫,皇权遮蔽。暴露于王权之下。即刻大祸临头,生死不过旦夕。
    此亦可唤做礼法,或称道义。
    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五志立典著书立传,道义为先。
    后世如何,暂且不论。此便是时下,最大的操守,亦是最大的规矩。无可幸免。
    又有天生不凡,知前后五百年者,不服某可例外乎
    且先看王莽。而后扪心自问某比王莽何如
    双传奇难度下。不先入乡随俗,洞悉天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上来便强点科技树,逆天而行,活不过三集。论明主的养成前,先学穿越众自我修养手册并异世求生指南注1。
    知微见著。
    蓟王假陪葬王陵,除占地之危。足见一斑。诸如二十等爵、圩田制、寄舱劵、寄田券笔笔皆有所出,刨根皆有来由。
    看似“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蓟王皆是在前人种种举措之上,再行革新。实则不然。
    如此,继往开来,传承有序。又有何人见疑
    言归正传。
    城门校尉赵延,严防死守。不料张济背后一击。门卒非死即伤,门候非逃既降,十二城门先后陷落,被付之一炬。
    张济“病急乱投医”。以为史夫人授意,乃为放上林军入城相助。看似亦如此。实则,乃是向关东群雄,通风报信。
    合肥侯并史侯,暗中结盟,早有默契。欲平分天下。
    郭汜、樊稠,领八千上林军,蜂拥入城。与张济北军五校,合兵一处。
    “如何”二人异口同声。
    “王允、吕布,固守南宫,急切间,断难攻下。”张济先答。
    “陛下何在”郭汜又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