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自高堂隆孤身上山。当夜便有小股泰山贼,出奔投诚。三日之内,大小渠帅,一哄而散。数万贼众,唯剩阙宣并心腹数百人。
    不等联军来攻。见事不可为,阙宣挥剑自刎。心腹私割首级,不及出寨,便你争我夺,刀兵相向。数百人竟同归于尽。最后得其首级者,亦重伤不治,血流而亡。
    只剩高堂隆一人,自开山门,提贼首级,从容下山。
    谈笑间,贼酋授首。高堂隆毫发无伤,当真国士。
    入中军大帐。
    郑泰笑问“王命何在”
    “王命在此。”高堂隆取留白敕令“完物奉还。”
    郑泰接过,自袖中取刀笔,一蹴而就“完归旧主。”
    高堂隆肃容下拜,双手奉命。有此敕令,无需再入四方馆。已为蓟官。
    “敕令归王命还”,遂成典故。意为,有功必赏,言称必效。
    数万泰山宿贼,若行强攻,必有死伤。兵不血刃,灭反贼阙宣。高堂隆虽借蓟王威信,假郑泰盛名,然能有此壮举,亦足可称道。
    数万贼众,见到郑泰当面,纳头便拜,各自心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郑泰,少有才略,好交豪侠。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因而名闻山东。后携家小部曲,举族投靠蓟王。蓟王亲出相迎,引为近臣。授代主徵辟之权。
    蓟王与郑泰,主臣二人,相惜相契。充满了大汉所独有的痞气豪爽。后世无法体会,亦无从复刻。唯大汉独有。盛唐犹存。
    蓟王可比光武,然更具高祖之风。
    汉时豪杰,诸多名节,先不论。单“淫不破义”,后世谓好友者,有几人能做到。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故孟德可爱,刘备有毒。
    名声便是担保。泰山贼见郑泰,遂以性命相托。便是此因。
    稍后,郑泰辞行。陶谦不仅携众十里相送。更将长子商,次子应,一同托付蓟王。
    此乃侍子也。
    郑泰受此重托,焉能不尽力而为。
    这便依依惜别。
    闻郑泰、高堂隆之事,关东群雄,各自嗟叹。
    先前,合二州之力,断难清剿之泰山“剧贼”。竟不战自溃,望风而降。细致恐极。若有一日,与蓟王对垒。军心可用乎。
    游麟号重回南港。
    水衡都尉周晖,方知大汉一藩,上邦盛貌。
    船舶列队,次第登岸。数万泰山贼并家小,被送去各处流民大营。蓟国官吏,早已轻车熟路。便是先前暂居舱室,亦通风消毒,骄阳曝晒。断不会使,病疫留存。
    迁入蓟国。乃天下黎庶,梦寐以求。
    或有人言。既如此,为何滞留。一言蔽之,坞堡遍地,阡陌连横。官官相护,豪强围堵。升斗小民,寸步难行,如何相争。于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蓟王虎威,猢狲四散。
    水衡都尉,奉王命,游麟至此。谁敢言半个不字。那些百般刁难,官逼民反,皆随风而散。和风扑面,一片欣欣然。
    生怕,王命之下,坞堡皆破,身家不保。
    郑泰手书敕令,授予高堂隆,千石之俸。
    知其博学多闻,善占天象,蓟王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