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初来乍到。虽美姿颜,好笑语,却不敢恣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毕竟行伍出身。与经学世家子弟相比,五学根基,相差甚远。若平常入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亦无妨。奈何乃儒宗入门弟子。学坛上下皆以为,必有过人之处。课业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所幸,孙策性阔达。上佳资质,又持之以恒。再得好友庞统,课间私授。豁然开朗,融会贯通。
    谓“钟鸣鼎食”。自时钟技艺大成。蓟国精准计时器,大行其道。
    太学亦建有自鸣钟。
    课业,分早中晚晨读、晚修、日课。
    日课,又分“大课”与“小课”。因大课多在堂内传授,故又称堂课。授业之处,便唤“课堂”。
    “速去课堂。”晨读毕。见孙策仍苦思榻上,庞统遂下榻唤道。
    “五经博士何人”孙策这便回神。
    “乃南州高士徐稺之子,徐胤。”庞统耳熟能详“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隐居不仕。公府礼请相见,固病不诣。黄巾乱后,寇贼从横,皆敬其礼行,转相约告,不犯其闾。”
    好友当面,孙策不做遮掩,这便笑道“既隐居不仕,何以至此”
    “此一时,彼一时也。”从父庞德公,亦是隐士,庞统自有说辞“时南州高士徐稺,亦屡辟不就。且传语郭林宗大树将颠覆,非一绳所维系,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孙策出口成章。
    “然也。”庞统转而又道“可惜郭林宗未遇蓟王。乃北海一龙之华歆,举荐蓟王当面。蓟王遂命门下主簿孙乾,安车徵辟。并传语曰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孤欲举国绳之,公愿为一股绳乎”
    “举国为绳,甘为一股。”孙策心有戚戚。
    “我辈皆如此想。”庞统催促道“速去,迟恐末席。”
    “莫非,居无定席”
    “伯符兄,莫非不知无极座乎”
    “未知也。”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便是无极座之真意。”庞统语速飞快“坐榻书案,排如玦。玦,半玉也,圆玉缺半乃为玦。随天圜楼内分,先来居内,后来居外。不分座次。”
    “原来如此。”玦坐与玦阁同意。天圜楼,本就是上下五重,环形楼宇。“半环曰玦”,内中分割,必是玦形大堂。
    二人这便同下藏书阁,往五经大课堂而去。
    课堂门前,已列队如龙。
    见庞统后来,便有前人让位。
    却被庞统谢绝。安心与孙策,列于队尾。
    便有人窃问让位者“此何人也”
    让位者答曰“岂不闻四子乎”
    窃问者言道“古之先贤,岂不知邪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四子,谓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也。”
    “非也,缪也。”让位者答曰“太学四子,非尧帝四子。”
    “何人竟并称太学”窃问者颇为不服。
    “周瑜、司马懿,庞统、诸葛亮。此四子也。”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