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如此,如此”恐隔墙有耳。二人耳语,渐不可闻。

    大汉十三州,天下皆知。话说,天下九州,乃大禹所分。两汉增至十三,足证继往开来,拓土有功。正因如此,两汉才为人津津乐道。蓟王先前,虽分河西四郡并西海郡,增立雍州为大汉十四州。却非拓土之功。

    然,今攻灭北天竺,增立丰州。为大汉十五州。比起重开苍海、真番,复立前汉边郡,“功薄蝉翼”。如今辟土万里,堪称“功高盖世”。且与海外荒洲,蛮荒之地迥异。

    北天竺,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千五百万民。二江对流,土地沃壤。稼穑时播,一季三登。于农耕文明而言,可谓风水宝地,世外桃源。

    蓟王厥功甚伟,势必青史留名。

    便当幕府大行令虞良,奉命出使甄都。楼船校尉郭祖,亦押运北天竺国库积金,抵达南港。可想而知,必万人空巷。

    除金银珠宝,还有天竺诗人、学者、巫医、工匠、乐师、舞姬,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计数万人,随船抵达。

    由九译令,全程陪同。皆登名造册,入蓟国署寺。领食君俸。比起北天竺王亲国戚,蓟王更诊视这些“文明的传承者”。

    此非北天竺专属。先前,亦有西陆文明承者,举家自西域迁入蓟国。今已安居乐业,与蓟人无异。正因兼容并济,包罗万种,方有怏怏上邦之风。

    世人皆知。蓟国立国之本,乃大儒学。出自荀子。正如诸多儒家先贤,各有所见,各有所长。荀子亦不例外。然不可否认,其义理一脉相承,皆出孔孟圣人之道。

    此处可有定论。蓟王大儒学,与天下名经,皆出一家。

    通常而言。儒经,分为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

    除此之外,又依次细分为。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九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易、书、诗。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自蓟王立大儒学。荀子风靡蓟国。

    蓟国大百科全书收录荀子于书。称五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

    将荀子与孔孟并列。

    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须知。书、经,虽常并用。然却大有不同。若以诸夏儒家文明而论。书乃灵魂骨架,经乃血肉填充。书与经,共同构建,儒家世界。

    可大略认为书架构儒家三观之世界观,经规范儒者三观之价值观。

    于是乎,各门各派,对儒经领会,集“校”、“疏”、“注”、“解”,合并成“一家之言”称学,各塑三观之人生观。

    时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