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外人在场,孙策笑问。

    “南帝之子,主公意属融氏君。”不愧蓟王小师弟。知大师兄甚深。

    孙策轻轻颔首“百越、百濮,当为南人之先。”

    “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牧誓者也。”周瑜言道。

    据尚书牧誓所载。此八族,曾随周武王,牧野誓师,伐纣会盟。换言之,上古时,便与诸夏,休戚与共。论亲疏,远胜扶南。

    “为妃可乎”孙策退求其次。

    周瑜不置可否“主公,难行和亲。”

    孙策笑道“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公瑾设奇谋,助女王身应天命。南人数以百万,虽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然性质直,不为寇盗,以耕种为务。其境广袤三千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气候风俗大较与林邑同。出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鹦鹉。比北天竺何如”

    “不下丰州。”周瑜答曰。

    正因扶南之利,不下丰州。故蓟王欲尽取之,立为宁州。

    且与北天竺,诸国并立,无有王朝迥异。扶南前有混氏,今有范氏,皆可称王朝。譬如瀛贵妃那美。亦是前邪马台女王。今筑紫国女主。

    只需助柳氏复国。柳氏效先祖柳叶,嫁蓟王。扶南必为二主共治。与蓟王所生麟儿, 当为扶南之主。如此,不出三代,宁州亦为汉土。

    孙伯符,周公瑾。素知蓟国民意沸腾,不愿汉室贵胄,三兴之君,再行“和番”。“和戎”更是大忌。

    换言之,单从和亲,细分“和番”、“和戎”。便可知,国人心态变化。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乃待客之道也。然“客随主便”,切记“喧宾不可夺主”。

    正因,心忧王上后宫,胡风盛行,恐乱汉仪。故自蔡少师以降,海内大儒,各遣家中妙龄少女,春试入闱,出仕少府。充填蓟王后宫之意,不言自喻。

    更有甚者。便是先前,和亲蓟王之国主、单于。此时,亦越发自矜。皆亦汉戚自居,渐不与异族苟且。

    此风,有利亦有弊。

    国老,高屋建瓴。言,此乃和合之风,向化使然。天下大同,是也。主公毋虑也。

    蓟王,心领神会。然,总有似有似无,一丝心牵。待孤,诸女长成。公主和亲乎

    此风,断不可长。

    论知蓟王至深。小师弟周瑜,必为人先。

    此番南下,平定南州。所行反围魏救赵;正四面楚歌之计。其中深意,恐远不止此也。

    话说,反围魏救赵,莫非曲线救国乎

    门下署,南閤。

    细观岭南邸报,南閤祭酒许子远,眼中一闪精光。

    “我主,非周公瑾,不帝矣。”

    刘备的日常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刘备的日常请大家收藏刘备的日常更新速度最快。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