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又当如何”华妃,心意难平。若皆出王母门下,岂非贪得无厌。

    “王妃岂不见,三百函园、三百云霞,之前事乎”安法兴,意有所指“诸王子,及冠封王。丰州广袤万里,三登沃土。必为诸王子国。妾,料想。许,王妃之子,亦封丰州之地也。”

    话已至此,二妃如何能不醒悟。王母所求,人多势众,是其一;巨额门俸,为其一;先占丰州,乃其三也。

    “先占丰州”,非指地利,乃指人和。西王母派,兴于国中。受四时八节,国人供奉,而已。

    王妃以降,只得一子。欲求多多益善。唯择新人,充填后宫。如此,待诸王子分封之日,方可占尽上风。

    元妃笑问“王母不知,外戚祸乎”

    “仙门何言外戚”安法兴,早有准备。

    “此一时,彼一时也。”元妃答曰“先为仙门,今为母国。岂能无祸”

    安法兴,不由慨叹“王妃之意,妾尽知矣。”

    元妃,字字珠玑“公孙王后,乃后宫之主。媵从者何,贵妃者何,王后必有计较。毋需王母多虑。”

    “喏。”安法兴并九玉女,齐声应诺。

    二妃,言尽于此。由美人王子登,礼送九玉女出宫。

    稍后上禀六宫之主。长姐亦多欣慰。一句“王母多虑”。足证二妃,心向蓟王。

    谓,“南橘北枳”。谚曰,“既入蓟宫门,便是王家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以夫为先”。

    如甯贵妃,金华殿中,金玉良言“立命安身,自有夫君”。

    闻甯贵妃驾到。二妃下榻相迎。

    “自家姐妹,毋需多礼。”自夫君归国,甯贵妃侍寝合欢殿,闻又结珠胎。

    贵妃可生二子。且出家妃,与夫君自幼相伴。并长姐,共守前后二院。夫君母子,方得安枕。诸多旧事,国中广为流传。甚至,太平圣女,亦见风传。蓟王至今不置右国令。乃至国令,号“天阙”。阙,缺也。言指,国令“阙一”也。又因将作寺,立于商都。国令天阙,遂与楼桑五阙,并著于世。

    姐妹落座。甯贵妃,先问二妃安好。

    知二妃无恙。甯贵妃这便道明来意:“如元妃所言,前为仙门,今为母国。岂可同日而言。然若比竹隅,此事或可成矣。”

    “甯妃,何意”二妃不解。

    “竹隅,既是女主,又出仙门。”甯贵妃笑言“闻西王母,乃诸东女国共主。王母之女,可如竹隅,先为女主,再入家门。”

    “先为女主,再入家门。”以二妃之聪慧,如何能不自醒“夫君所虑,东女国也。”

    “东女国,隔断丰州,不得通於诸夏。”甯贵妃言道“非长久之计也。”

    “甯妃,所言是也。”二妃,心有戚戚。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