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左传重视功利,推崇权谋,视足智多谋为善事,难怪西安侯会去学。”
    不过现在西安侯为何看上去如坐针毡啊难道是担心刘更生败下阵来
    其实任弘只是饿了。
    辩论至此,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从大清早辩至傍晚,任弘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在三家吵得口干去喝水的间隙,提议道“陛下,时辰已晚,是来日再议还是”
    刘询笑道“骠骑将军不想今日就出结果”
    “自然想。”任弘提高了声音”但只怕再论下去,皓首大儒们恐怕会以为吾徒更生仗着年轻,占他们便宜。”
    刘询不以为然“两家以十二驳一,以众凌寡尚且不嫌臊,岂会因这小事而罢”
    他一挥手,让侍从宫人在石渠阁内点亮灯光“秉烛齐景公夜饮,而今日,朕便夜半虚席,听诸儒言古今苍生之事”
    随着天色完全暗下来,辩论的内容,也在渐渐朝深水区进发。
    三家显摆了各自对古礼的传承,公羊本不擅长此道,但旗号也得打,榖梁自诩复古,却尴尬的发现,这点上远不如左传。
    “继往圣之绝学”不是吹牛的。孔子曾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战国时期弃笾豆之礼、秦焚诗书,后之经学先师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其所传的经典难免会有书缺简脱。
    倒是左传如同活化石般,内容更详细,诸如春秋时盟会怎么开,贵族宴飨不同场合该赋什么诗,丧礼上的小细节,很多能与礼相互佐证。就算它是战国时人所作,作者也是个极其厉害的人,在史料价值上,甩开公羊、榖梁这两本纯理论书很远。
    三家又辩论到了鬼神观,公羊是一群神秘主义者,榖梁较简单纯朴些,而左传最为激进,虽然里面也有不少神秘的预言故事,但仍在多处凸显原始的唯物主义,诸如“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还秉承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反对天道迷信、重人事。
    在历史观上,榖梁所持是越古越美好的观念,三代之治是完美的时代,越往后越是礼崩乐坏,所以需要克己复礼,复古改制,这是汉家天子的使命。
    公羊则是秉承改造过的“三世说”,以为事情正在慢慢变好,他们正处于一个太平世到来的前夕。
    被任弘改造过的左传,则比三世说更加激进,直接是历史进化论,以为天下在不断螺旋上升,故而不当法先王,而应法后王。
    在夷夏观上,三家也吵成一团,榖梁是内诸夏而外夷狄,主张两不相干老死不相往来,公羊过去是支持反击战争的,以为对外当行仁义,如此则四夷皆来朝贡。
    唯独左传一家,赫然提的是僖公二十五年那一句“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对中国当以德柔之,对待四夷,若仁义无效,当以刑兵威服之”
    百官之中,尤其是武将多有颔首者,这是汉家百余年间的一贯做法,苏武那句话就是写照,但凡敢杀汉使者的邦国,都落得凄惨下场,要么如南越、大宛亡国族灭,要么如匈奴,残破迁徙。
    而在天下观上,相较于公羊、榖梁,左传根据春秋二百余年历史,提出了“天下”这个概念动态的盈缩。
    黄帝、神农时,天下不过冀州、河东、河南一隅之地。
    殷周时,天下是中原。
    战国时,天下为九州。
    而今,天下为十三州部、三都护。往后可能会继续扩大,大汉既然承周之天命,其使命便是用夏变夷,达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此言一出,刘询眼前倒是一亮,却让公羊、榖梁十分恐慌,榖梁萧望之咬着牙说道“以上种种,不出于左氏原文,乃新增之义理,此乃左氏之学耶任氏之学耶”
    此言诛心,众人不明白萧望之为何忽然如此机敏大胆。却不想,他也是得了魏相叮嘱,魏相告诉萧望之,在辩论难解难分时,便提出此言。
    西安侯未动声色,天子也一言不发,魏相却心中暗喜,倒是旁听的刘德、韩增等暗暗捏了把汗,而辩论得以继续下去。
    刘更生瞪着萧望之,眼睛好似要喷出火来,他的应对倒是不错,开始拿公羊说事“若如萧司直所言,董生阐发春秋大义,也已不再是公羊高本义,所谓公羊,不过董氏之学也。”
    他还欲继续争下去,但天子却让人敲了磬。
    咚咚声响,让坐在刘询一旁,已经打瞌睡的皇太子刘去疾一下子惊醒过来,这才发觉气氛不太对,大臣们为何如此严肃
    他不知道这是萧望之一句诛心之言惹得事,还有些怯怯,觉得自己给父皇丢了脸。
    天子却只是一笑,示意今日到此为止“三家异同,朕知矣,至于孰优孰劣,究竟哪家更合圣人本意,待明日与诸卿议过再定”
    群臣应诺,纷纷起身,而刘更生则走向任弘,有些抱歉“夫子,我”
    “你胜了。”任弘拍着他“将萧望之逼得说出那句话,便是你赢了。”
    “石渠阁内胜负已分,至于石渠阁外的事。”
    任弘指了指自己,笑道“交给为师”
    而另一边,石渠阁散场后,回太常寺的路上,萧望之等人忧心忡忡“如今看来,公羊兴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阻止左传一派坐大。一旦任弘之说大兴,诸儒从其说,大汉恐将走上功利开边之路,再难回头。”
    榖梁理想中的大汉是克己复礼,眼睛向内审视的,而任弘规划中的大汉,则是目光向外,手随时放在刀剑上的,很难说天子会选谁,若是满足于长治久安,自是前者,若是骐骥做更大的功业,便是后者。
    萧望之又将儒冠取下来,无奈地揉在手中“可那刘更生虽是孺子,却着实难以对付。”
    他号称五经名儒,可对上刘更生竟占不了上风,不管是引经据典还是诘难,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扛下了十余人的车轮战,刘宗正的次子竟是位天才,只恨刘更生没学榖梁。
    “长倩勿虑也。”
    魏相谨慎,见萧望之身边还有个匡衡紧紧跟着,遂故意将他支开,而后对萧望之低声耳语道“这石渠阁之会,胜负不在场上,而在天子一念之差。”
    “次翁的意思是”
    “今日榖梁不一定赢。”魏相信心满满“但左传,一定会输他们成也西安侯,全靠了任弘扶持散播方有今日威风,但败也西安侯”
    “信我一句话,只要任弘还在一日,天子,便绝不可能让左传大兴”
    s讲完课回来了,感觉良好。
    今天只有一个大章,七月份欠下三章,慢慢再补,完本前肯定能补完斜眼,大概还有二十多万字结束吧。

章节目录

汉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新番并收藏汉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