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安士子之心。”
    文华殿大学士程远道,一向都是太子的铁杆拥护,自温观良下野后,他入阁的呼声一日高于一日,会举荐他的。自然是太子一派的官员了。
    其后,自有一众太子派系的官员纷纷应是不提。
    “陛下,臣举荐文渊阁大学士霍正源。霍大学士当年三元及第,名震一时,由他担任会试主考官,必是可以激励一众应试学子,能为陛下更好的选拔人才。”
    文渊阁大学士霍正源,是阁老黄有容的人,内阁几位大员当中。就要数黄有容最为贪权,这般时候,怎么可能会少的了他此时竟是不惜亲自出列举荐。随着他的话声落下,自有一众门下官员为霍正源摇旗呐喊。
    “陛下,臣以为,东阁大学士王德。品行高洁。为人公正,学问亦是首屈一指,当为主考官的上佳人选。”
    沈常茂自然也不甘落后,而在他的示意下,一众门人纷纷出列举荐。而这位东阁大学士王德,自然是沈常茂的人。
    “陛下,臣以为,吏部尚书宋启文宋大人。为人干练,且又经验丰富。而保和殿大学士李和李大学士的学问,在朝中上下亦是数一数二,都可为主考官的有力人选。”
    吏部尚书宋启文,保和殿大学士李和,都是内阁首辅周尚景的门人羽,随着这道声音出现,满朝上下竟有近半朝臣纷纷出列赞同,大有后发制人的架势。
    而就在首辅周尚景、太子朱和堉、阁老黄有容、阁老沈常茂这四大派系为主考官的人选而争的面红耳赤的同时,近些日子以来在朝中异军突起的赵俊臣一派,却是有些沉寂,自赵俊臣以下,皆是沉默不语。
    无他,赵俊臣一派毕竟刚刚崛起不久,底蕴不足,尚书这一级的人物,只有户部尚书赵俊臣与工部尚书左兰山两人,然而赵俊臣资历不足,左兰山掌管工部与科举会试也扯不上关系,又并不以学问而闻名,都是没有资。
    至于大学士这一级的人物,赵俊臣派系之中,更是一个也没有。
    所以,赵俊臣一派的大臣们,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看热闹了。
    早朝之上,看似庄严,但一旦牵扯到派系权力之争,那么也就和菜市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要更加吵闹一些。
    冷眼看着各大派系相互攻讦,赞己长而揭敌短,一个个平日里气派十足的朝中大臣此时皆是在争论之间面红耳赤口水横飞,赵俊臣不由摇头失笑。
    “够了”
    众大臣们足足吵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后,德庆皇帝似乎终于不耐其烦,手拍御案,皱眉大声喝道。
    随着德庆皇帝一声呼喝,众臣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又见德庆皇帝生气了,不由皆是噤声。
    德庆皇帝先是怒哼一声,然后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朝务耽搁,好不容易商量些正事,看看你们这般样子,成何体统”
    接着,只见德庆皇帝沉吟片刻,似乎在认真考虑众臣子之前的建议,然后开口道“朕考虑了一下,这一届的主考官,就由吏部尚书宋启文、保和殿大学士李和两位爱卿担任吧,至于八名同考官,则由礼部来决定,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德庆皇帝这么说,众臣子却再次愣了。
    要知道,吏部尚书宋启文、保和殿大学士李和,这两位可都是首辅周尚景的人
    而近些年来,德庆皇帝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打压周尚景在朝中的权势影响,所以近几届会试春闱的主考官人选,也都是由朝中其他派系的官员学士们担任。
    不仅众朝臣,连一向与德庆皇帝最为亲近的赵俊臣,此时都有些不解,不明白德庆皇帝究竟在打着什么主意。
    不过,有德庆皇帝首肯,亦有朝中权势最大的周尚景一派全力支持,其他派系虽是心有不甘,亦是纷纷反对,但一番争论之后,却有心无力,依然没能改变结果。
    其后,吏部尚书宋启文与保和殿大学士李和两人,大喜之间,自是急忙出列谢主隆恩。
    待会试春闱的主考官人选终于确定之后,德庆皇帝面色突然一沉,扬声道“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何明灭门案到了今日,已是过了七八天的时间,你们可有追查到什么线索进展”
    随着德庆皇帝再次提及此事。原本热闹的朝堂突然一静。
    然后,只见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几位大员纷纷出列跪下,相互对视几眼后,却是由刑部尚书冯陂颤声答道“回陛下,臣等虽然精干尽出,正在全力追查,但这案子线索隐晦。还尚未有什么进展,但还请陛下安心”
    然而,冯陂的话刚刚过半。已是被德庆皇帝打断,只见德庆皇帝面露怒容,大声喝道“让朕安心让朕怎么安心你接下来是不是又要说,再过不久定会有所进展这句话你昨天说过前天说过大前天也说过。朕一忍再忍。一等再等,隐忍了这么多日,朕问你,进展在哪”
    德庆皇帝一番怒喝,却是再次恢复了这些日子以来在早朝上的状态。
    而三司官员们,则纷纷下跪,不敢反驳,垂首听训。
    “朕让你们限期十日破案。如今yijg过了七八天时间,你们竟是没有丝毫进展哈这就是朕倚为臂膀的三法司看样子。朕对你们也不能再抱有任何期望了赵俊臣何在”
    随着德庆皇帝的喝问,赵俊臣连忙出列,恭声道“臣在。”
    “朕让你重建西厂,如今准备的如何了”
    随着德庆皇帝的这声询问,朝中百官,皆是哗然
    德庆皇帝打算重建西厂
    而他们竟是到了现在才知道消息
    赵俊臣却没有理会一众同僚们的哗然,只是答道“回陛下,各方面皆已是全部准备妥当,就等陛下您的圣旨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面色微宽,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朕现在就下旨,从即日起,朕再立西厂,至于西厂厂督之位,就由你来暂且兼任,而西厂成立后第一事,就是与三法司一起,侦查何明灭门案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案子给朕查清楚”
    赵俊臣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会不答应,于是就在百官们不可思议的注视之间,大声应道“臣赵俊臣,领旨”
    然而,赵俊臣的话声刚刚落下,一旁的太子朱和堉,却终于反应过来,大声反对道“父皇不可啊,西厂重建事关重大,应当”
    只是,朱和堉刚刚开口,德庆皇帝已是不耐烦的挥手打断,怒声道“怎么外朝的三法司不中用,内廷的厂卫不顶事,难不成朕就不能再建一个管用的衙门朕的太子太师,难不成就这么平白让人灭了满门难不成就这么任由凶手逍遥法外朕意已决,若是谁想要反对,只在这里立下军令状,说自己可以立马侦破了此案,那朕就撤了西厂”
    见德庆皇帝如此表态,太子朱和堉自然不服,就欲当朝立下军令状亲自负责此事。
    然而,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被身后的太子太师肖温阮拉扯了一下,太子转头看去,却见肖温阮面露责怪,正冲着他微微摇头。
    太子虽然不甘心,但却又一向最是敬重肖温阮,只得顿足叹息。
    另一边,赵俊臣还以为首辅周尚景会反对此事,毕竟一旦西厂重建,皇权更大,对朝中百官而言绝非好事,但抬头看去,却见此时的周尚景,竟只是沉默不语,丝毫没有反对之意。
    心中奇怪之下,联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的种种,前后联系之下,赵俊臣终于恍然。
    这些日子以来,德庆皇帝每日早朝都会追问何明灭门案的进展,并为此而大发雷霆,强调自己的态度是一方面,为今日重建西厂埋下伏笔才是真正原因;而今日让周尚景的人担任主考官的位置,给了周尚景这么大的便宜,即是安抚,也是交易“朕给了你面子与好处,那你也要朕一些面子好处”德庆皇帝把会试主考官的事情留在今日商议,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原来如此,帝王心术啊”
    赵俊臣看了看德庆皇帝,又看了看周尚景,心中暗暗感叹道。
    而这件事最有争议的地方,不外乎就是由赵俊臣这个外臣来担任西厂厂督之位了,但德庆皇帝的一句“暂且兼任”,却也堵住了悠悠之口。
    如此一来,太子被肖温阮所阻止,周尚景沉默不表态,黄有容与沈常茂两位阁老见没人出头,也是随之沉默,又有一众赵俊臣派系的官员兴高采烈,大呼“陛下圣明”,这件事,却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西厂重建,就此尘埃落定。
    而赵俊臣,除了户部尚书与内承运库总管大臣之外,从此又多了一个西厂厂督的头衔职权。
    由此,任谁都可以预见,赵俊臣必然权势大增。
    但赵俊臣却无法预见,这件事对于自己,究竟是好是坏

章节目录

摄政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虫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虫豸并收藏摄政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