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娘自己化解“还是大兄弟你好本事,这没什么好说的,恭喜”
    胡杨讪讪一笑,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指着物架上的另一件高仿品“姐姐,你这件也是宝贝。”
    嗯
    姐姐这个称呼,大家暂且忽视,惊讶的是还有漏网之鱼。
    不过,既然胡哥没有马上拿下,说明价值一般,直播间的观众这么心想。
    他们不知道,胡杨本打算是一起弄走的,只是忽然冒出一个老人家,他想要捡便宜,也就没那么容易了。那样的话,还不如送老板娘一个人情。
    秦老听后,皱了皱眉,深深地看了眼胡杨,然后拿起那件瓷器。
    老实说,他来这个店不是一次两次,有什么货,他基本上也都清楚。手上的这件瓷器,曾经也看过,感觉看不准。
    说是看不准,但在古玩界,看不准就是不看好的意思。
    “秦老,能看出来吗”老板娘紧张地问道。
    不是不相信胡杨,只是觉得秦老会更靠谱,毕竟她对胡杨并不熟悉,尽管刚才的表现很出色,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秦老看了一会,摇头“是高仿品。”
    老板娘给胡杨一个白眼,暗道浪费表情
    胡杨耸了耸肩“确实是高仿品,但谁说高仿品不值钱我这不是值一百来万吗”
    呃
    好像也是哦
    大家再次将目光看向秦老,胡杨说得没错呀高仿品也是分很多种的,价值有高有低,珍贵的仿品,甚至比原作品更加值钱。
    这种事情,在古玩界实在是太常见了。
    只见,那是一件哥窑瓷器,瓷器表面布满了裂纹,却给人精致感。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039金丝铁线039“墨纹梅花片““叶脉纹“039文武片039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
    之前,胡杨就和大家讲解过,“哥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中唯一未解谜底的瓷窑。
    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面目。
    “有点像清朝的仿古瓷。”秦老看了一会,不大确定地说道。
    有点像
    看来,这老头,实力也很一般嘛直播间的观众忍不住想道。
    “老爷子好眼光,这确实是清朝的仿古瓷。”胡杨肯定道。
    瓷器仿烧的历史几乎与精品瓷器同步产生,宋代官、哥、定、汝、钧五大名窑文史后,仿品相继出现,宋代遍及我国南北的“八大窑系”就是在对五大名窑竞相追仿的情形下形成的。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这是清代乾隆皇帝对宋代官窑瓷的赞美诗,从中不难看出清代帝王心仪宋瓷的古雅气息。
    清朝时期对五大名窑的仿制具有相当规模,几乎难分仲伯,但是清朝对历史名品的仿制并非全部出于功利目的,而是为了赶超前人,继承传统。
    以往在收藏市场上,清仿官器只是作为点缀而已,不过近两年,因为精品难寻和收藏市场上需求的增加,清三代仿官器在拍场上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处于中庸且走势稳定的仿宋瓷,不仅有宋瓷工艺之美,又承载着清官窑的美誉,可谓是“品质与价值”兼具的保值潜力股,值得青睐。
    胡杨指出好几处清朝仿造的痕迹,让原本不够确定的秦老也肯定起来。
    “不错这是清朝的仿古瓷,不过品质不算特别好,市场价也就十万的样子。”最后,秦老估价道。
    老板娘看了眼胡杨“大兄弟,多谢提醒啦你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是本地的。”
    虽然不如刚才胡杨得到的那件,但十万也不少啦胡杨的提醒,让她免受几十万的损失,一句谢谢都没有,那就太不当人子了。
    “我粤省的,姐姐叫我小胡就好。”
    “难怪,没吃饭吧既然你都喊我姐姐,今天到我家吃好了。”
    其实,老板娘也想结交这位有本事的年轻人,所以请客吃饭,不仅仅是因为胡杨帮她找出了一件宝贝那么简单。

章节目录

鉴宝直播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专门无名之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专门无名之辈并收藏鉴宝直播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