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二五章破败的天下
    云昭看着文书眉头皱的很紧。
    “德川家光
    他找我做什么呢”
    钱少少在一边道“五千两黄金,不算多,也不算少,德川家光也是不算厉害,也不能等闲视之的人物,大明人中,与倭寇联系紧密的人只有郑芝龙。
    难道说郑芝龙死掉之后,他就想再找一个联盟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反应速度未免太快了,同时,直接找上我们,眼光不可谓不毒。”
    “我们已经在努力韬光养晦中,还是被有心人发现了,你说,这个德川家光怎么就这么睿智呢”
    杨雄站在一边努力的插了一句嘴。
    云昭看了杨雄一眼道“这说明我们的韬光养晦政策是失败的。”
    说到这里,云昭又对钱少少道“既然远在倭国的德川家光都能知道我们,那么,大明国土上的人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我们迟早要造反”
    钱少少道“我们本来就是要造反的。”
    云昭摇头道“我们不造反,我们是正大光明的接收这片大地。
    今年给皇帝的进贡送到了吧,皇帝满意不满意”
    杨雄连忙道“听宫里人说,皇帝很满意,就是在收到进贡以后,一个人在大殿上枯坐了一夜。”
    云昭叹息一声道“国事糜烂,洛阳,武昌陷落,蜀中被打的乱糟糟的,山西,河南,也民不聊生,山东,河北被建奴肆虐之后至今人烟稀少,再加上九边重镇如今已然名存实亡”
    “是啊,我估计皇帝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听过一两个像样的好消息了。
    我们的贡品送上去,或许能安慰一下皇帝那颗凄凉的心。”
    钱少少也是一脸的同情。
    “是啊,是啊,这世间还有人记着皇帝的好,我想皇帝一定很欣慰。”
    杨雄最近变得很是聒噪,也不知是为什么。
    三个人里面,或许只有云昭是在真正的为崇祯皇帝哀伤,至于钱少少跟杨雄两个,幸灾乐祸的意味更加的浓重一些。
    到了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一日,大明的颓势越发的明显了。
    离开开封的李洪基随即进攻汝州,汝州知府钱祚征帅众抵抗十一天,弹矢俱无,不得不登城作战,身中数箭,犹自酣战不绝,直至血流干净,旋即,汝州城破。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官军追张献忠至开县。
    左良玉亲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
    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
    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
    张献忠登高望见无秦人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
    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
    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远走。
    崇祯十三年十月十七日。
    朝廷以总督三边侍郎丁启睿为兵部尚书、督师,节制陕西、河南、四川、湖广、江北诸军。
    丁启睿本不知兵,受重任不知所为。
    受命入潼关,被潼关守将云杨呵斥,不得入内。
    由承天赴荆州,湖广巡按汪承诏将船藏起,启睿至,五日不得渡。
    折而向邓州,州人闭门叫骂。
    过内乡,同样不得入。
    军队只得行荒山,吃马肉。
    启睿闻自成军围开封,有军队七十万,不敢去。
    又听张献忠在光山、固始间,兵少,乃与诸将相谋,诏檄左良玉,欲破张献忠军于麻城。
    开封告急,则曰“我方有事于献忠,不及也。”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建州大将济尔哈朗围困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洪承畴求援,洪承畴按下祖大寿求援书,命祖大寿突围,祖大寿不肯,与济尔哈朗激战于锦州。
    洪承畴部将马科,吴三桂恳求洪承畴出兵松山,救援祖大寿,被洪承畴斥退。
    宣府总兵杨国柱受命起兵前往松山,半途,为洪承畴斥退
    皇帝下旨斥责洪承畴。
    洪承畴曰去年六月命祖大寿弃守锦州,回宁远受命,祖大寿曰,若有敌犯当一力承受,不愿回归,如今,不过是应其言尔。
    陛下若用臣为总督,则锦州断不可救
    皇帝流涕于寝宫,谓周后曰朕之命无人听矣。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给事中左懋等督催山东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
    皇帝命黄门运送关中银币九万到山东赈灾,黄门走到中途,遇盗,人,银俱无。
    这些消息,即便是云昭看来都触目惊心,心灰意冷,崇祯皇帝看了,不知会是一个什么心情。
    崇祯十三年,云娘收各色红利共计五十九万枚银元,超过了皇帝内宫一年的岁入。
    也就在崇祯十四年正月,因为河南,河北,山东,顺天府起了疫病,云昭正式下令封锁渑池以东,凡是从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孑与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孑与2并收藏明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