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文臣开口帮丁谓说话。
    只要不蠢,他们都能看出寇季等人是有备而来。
    他们敢在朝堂上联合起来请斩丁谓,就说明他们捏住了丁谓的痛脚,必定会致丁谓于死地。
    所以没人开口帮丁谓说话。
    纵然是跟丁谓交情不错的曹利用,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他一个武勋,在武勋们集体请斩丁谓的时候,帮丁谓说话,那就等于是自绝于武勋集体。
    武勋们要整死他,很容易,远比请斩丁谓容易。
    丁谓见到武勋们集体请斩他,不用细想,也知道李昭亮还活着,而且已经到了汴京城。
    除了李昭亮,没人能让武勋们集体请斩他。
    “太后”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向刘娥求救。
    刘娥也猜到了李昭亮还活着,而且已经出现在了汴京城。
    她当即开口道“胡闹尔等一帮子皇亲国戚,一起请斩朝中重臣,实在是胡闹。
    哀家不允,退朝。”
    寇准淡淡的道“事出必有因,太后还是不要随意插手,静等结果吧。”
    “寇准”
    “太后请自重。”
    “太后”
    丁谓紧张的看着刘娥呼喊。
    刘娥心里清楚,丁谓一旦倒了,肯定会供出她。
    她必须保丁谓。
    可眼下这个局面,她根本无力插手。
    “哀家哀家”
    刘娥呼喊了两声,直挺挺的晕倒在了座椅上。
    这是刘娥能想出的唯一的办法。
    先装晕逼迫寇准退朝,然后再想方设法找到李昭亮,除掉李昭亮,如此才能保住丁谓。
    “太后太后”
    郭淮大呼小叫着扑向了刘娥。
    赵祯也一脸紧张的看向刘娥。
    “太师,你看”
    赵祯见刘娥晕厥,一脸担忧的看向寇准。
    寇准长叹了一声,“退朝吧”
    差点,差点就弄死丁谓这个奸佞了。
    可刘娥一晕,硬生生的搅黄了此事。
    曹玮等人见刘娥晕厥以后,神色格外复杂。
    唯有寇季一人,冷冷的盯着假装晕厥过去的刘娥。
    你以为你晕过去了,就能了事,就能把此事拖下去
    想的太美
    你能左右朝廷,却无法左右祖制。
    “咚咚咚咚咚”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要被拖下去的时候,设立在宫门处的登闻鼓被敲响了。
    鼓声传遍了汴京城四方,汴京城的百姓们全部聚集到了登闻鼓前。
    从登闻鼓设立至今,一直都像是一个摆设。
    几乎没有人上去敲响它。
    不是因为鼓声不响,而是因为鼓前守着一百名禁军将士。
    几乎没有人能熬过他们手里的一百杀威棒。
    当寇季提议李昭亮去敲登闻鼓的时候,李昭亮第一时间是拒绝的。
    他觉得寇季收了刘娥和丁谓的好处,不然怎么可能让他去敲登闻鼓送死呢。
    直到寇季鄙夷的对他说“守登闻鼓的,不是你的侄子就是你外甥,要么就是你表兄表弟的手下,他们敢弄死你”
    寇季一句话点醒了李昭亮,李昭亮才选择了敲登闻鼓。
    武勋这些年在汴京城里,可不止在跟皇家联姻,他们互相之间联姻更多。
    也正是因为他们互相之间联姻众多,才让他们更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让他们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一直处在共同进退的局面上。
    而他们家中的子嗣们一旦出仕,几乎都在宫里当差。
    可以说宫里的侍卫们中,有一大部分就是武勋家里的子弟。
    他们或许会打死那些去敲登闻鼓的平民百姓,或者被冤枉的文官们。
    但他们怎么可能敢打死自己的叔伯兄弟呢
    真要下了狠手,难保回到了府上,不会被婶婶、祖母等一众女眷揪着耳朵往死里打。
    所以,别人敲登闻鼓,那是去送死,可武勋却不同。
    只是平日里武勋有了麻烦,都跟皇家私底下解决了,没人去敲登闻鼓而已。
    “有人敲响登闻鼓”
    一瞬间,满朝文武脸都变了。
    一旦登闻鼓被敲响,不论赵祯这个官家手头上有什么要紧事,都得出面去处理。
    别说刘娥晕厥了,就算是刘娥死了。
    赵祯也得出面。
    这就是赵匡胤就给百姓唯一的特权,只是百姓们没命用而已。
    赵祯虽然没见人敲响过登闻鼓,可他也了解祖制。
    一面是登闻鼓的呼唤,一面是刘娥晕厥,赵祯有些为难。
    丁谓在见到了刘娥晕厥以后,心里放松了不少,脸色也缓和了不少,可当登闻鼓鼓声响起的时候,他脸色再次变成了酱紫色。
    他目光中充满了恨意,不加掩饰的盯着寇季。
    寇季这是要非弄死他不可,他怎么能不恨。
    王钦若瞥了寇季一眼,神色有些阴沉。
    他原以为寇季入官场久了,会被官场上的规矩给约束。
    他也好借此收拾了寇季这个小狐狸,搬到寇准一脚。
    却没料到,寇季还是那个寇季,那个出手不留情,一击必中的寇季。
    而且,似乎比以前更狠了。
    以前寇季做事,多少有些收敛,又或者会假借别人的名义行事。
    现在的寇季,锋芒毕露,一点儿也不收敛。
    甚至不再假借他人的名义,选择自己赤膊上阵。
    寇季不了解王钦若的心思,如果他了解王钦若心思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王钦若。
    你去一趟辽国,见一见辽皇耶律隆绪你就明白了。
    有如此强敌在侧,还有更多的强敌在孕育,留给大宋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虎狼崛起,大宋只会沦为虎狼的口粮。
    寇季以前还想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宋,可自从去了一趟辽国以后,他的想法就变了。
    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宋,固然对大宋的创伤最小,可同样花费的时间也长。
    甚至在他死后,还会出现反复。
    与其如此,还不如大刀阔斧的改变,光明正大的改变。
    真要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不必等到以后,实在不行,大不了领着铁蹄,把大宋这片土地,再踏一遍。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