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宁城到青塘宗哥城的距离并不长,道路却十分难行。
    为了避开山岭、沟壑。
    一行人沿着湟水,往西北而行,过邈川城、支龙城,行了五日,才到青塘的都城宗哥城。
    汉唐时期,前往沙州,就不需要如此麻烦。
    汉唐时期,出了秦凤路,一路沿武威、张掖往西北而行,出玉门关,再西行一段,就能到达沙州。
    只可惜,这一条道路如今被西夏控制。
    寇季一行想要进入沙州,就只能借道青塘,越过青海湖,横穿黄头回纥,才能抵达沙州。
    路程足足多了一半,且十分难行。
    寇季一行到宗哥城的时候。
    青塘赞普角厮罗,已经率领着青塘的臣工,缓缓从宗哥城而出,迎出了近六里地左右。
    寇季隔着老远,仔细打量了一下宗哥城。
    宗哥城是青塘第一大城。
    墙高两丈。
    长宽皆达到了汴京城内城的规模。
    除了城墙以砖石构建以外,城内的建筑,多以黄土夯成。
    有圆有方,多平顶。
    十分有西域特色。
    通往城内的大道上,聚集了不少人。
    驼马众多,各载着货物。
    在人群之中,寇季隐隐还看到了不少衣装十分有特色的教徒。
    那些身影在大宋也很常见,只是远没有宗哥城那么多。
    在大多数宋人眼中,西域乃是苦寒之地。
    西域的人,皆住着的是帐篷,人人游牧。
    争斗不休,混乱不堪。
    事实却并非如此。
    西域有城池。
    有很多城池。
    有西域人自己营造的,也有汉唐时期遗留下的。
    许多西域人都居住在其中。
    寇季遥遥望着青塘城感慨良多,刘亨缓步走到了他近前,压低声音道“青塘赞普角厮罗,在青塘城外六里处,等候我等。”
    寇季收回了目光,对身旁的巡马卫首领吩咐道“命人撑开仪仗”
    青塘赞普角厮罗,亲迎六里,自然不是为了迎接寇季。
    而是为了迎接寇季所代表的身份。
    虽说已经大宋朝廷赐封的官员,寇季可青塘赞普角厮罗是平级。
    可人家是一部之主,和寇季也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又怎么可能亲迎他。
    巡马卫首领,带着人撑开了赵祯赐给寇季的钦差仪仗。
    寇季褪下了寇家,穿戴上了官服,腰悬天子剑,率领着巡马卫、三千捧日军将士、六万民夫,押解着粮车,在安子罗引领下,跨马到了青塘城外六里处。
    临近了青塘赞普角厮罗,寇季仔细打量了他一番。
    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人,穿戴着一身宽大的吐蕃服饰,顶着一顶圆底尖头的帽子,上面镶嵌着不少宝石,看着十分贵重,腰间配着一柄象征着身份的金刀。
    鹰眼、鹰钩鼻,配着两撇回纹形的胡须,十分惹眼。
    待到寇季一行临近以后。
    角厮罗单手锤胸,恭敬的弯下腰,“青塘赞普角厮罗,恭迎天朝上使”
    角厮罗的汉话并不标准,听着有些别扭。
    但寇季勉强能听懂他要表达的意思。
    在角厮罗身后,青塘的文武们,心不甘情不愿的弯下了腰。
    寇季跨坐在马背上,淡然笑道“将军不必多礼。”
    角厮罗缓缓起身。
    寇季伸出了手。
    刘亨将一卷圣旨,递到了寇季手里。
    寇季拿起了圣旨,高声道“角厮罗听旨”
    角厮罗学着宋臣的模样,拱手施礼,“臣角厮罗,听旨”
    寇季展开了圣旨,“诏曰”
    圣旨洋洋洒洒,足有千字。
    寇季高声诵读了一番。
    大致上表达的意思很简单。
    青塘作为大宋的番属,配合大宋在西域作战,有功于大宋。
    大宋就此会赏赐一些钱粮给青塘,并且擢升了一下角厮罗的官爵。
    角厮罗以前只是一个节度使。
    如今被封为了青塘侯。
    在诸多番属当中,地位和西夏等同。
    角厮罗十分谦卑的领受了圣旨。
    寇季跳下了马背,凑到了角厮罗面前,拱手笑道“见过青塘侯”
    角厮罗收起了圣旨,对寇季捶胸一礼。
    “寇吏部有礼”
    角厮罗汉话虽然不标准,但是却熟知汉礼。
    为了从大宋诓骗更多的好处,他可没少研究大宋的礼仪。
    寇季再次笑道“青塘侯,你我同殿为臣,就不要拘泥那些俗礼,如何”
    角厮罗听到这话,失声笑道“久闻寇吏部不拘一格,没想到是真的。”
    寇季淡然笑道“你我皆是明眼人,一直在那些俗礼上纠结,没什么意思。”
    “哈哈哈寇吏部言之有理。”
    角厮罗爽朗的一笑,表现出了跟他的身形毫不相符的豪爽。
    角厮罗笑着对寇季道“久闻寇吏部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寇季淡然笑道“青塘侯谬赞了。”
    角厮罗摇头道“并不是谬赞,而是事实。以往到我青塘的天使,可不像寇吏部如此随和。”
    据寇季了解,角厮罗说的这倒是实话。
    在青塘混乱的时候,大宋一直是角厮罗想要结交、拉拢的对象。
    所以每次大宋使臣到了青塘,角厮罗都以最谦卑的姿态接待。
    久而久之。
    那些使臣们被惯的有些不像样子,到了青塘以后,就变得十分跋扈。
    他们总觉得青塘是个乡下的地方,对青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青塘就没他们能看上的东西。
    然而。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
    大宋的那些使臣,最喜欢出使的就是青塘这种乡下地方。
    因为出使青塘,对大宋的使臣们而言,是一个美差。
    出使青塘,不似出使西夏、辽国。
    大宋的使臣到了辽国,若是辽皇耶律隆绪足够欣赏使臣,那么使臣就会受到一定的礼遇。
    可若是辽皇耶律隆绪不欣赏使臣,那么使臣在辽国就会寸步难行,还会受到不少刁难。
    大宋使臣到了西夏,西夏之主李德明,表面上十分恭顺,背地里却没少出难题刁难大宋使臣,甚至还频频借着大宋使臣话语中的疏忽,向大宋讨要好处。
    不像是青塘。
    大宋使臣到了青塘,只需要摆足了架子。
    青塘人就会给他们足够的礼遇,以及丰厚的贿赂。
    不仅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