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满一个月后,在他娘的坟前哭了一场,继续上路,千辛万苦来到苏州。虽然背井离乡、受尽歧视,但这里活计多,还不用给官府交税,不用服徭役,日子总比从前好过的多。
    这几年,王六爷俩在浒墅关扛大包。他老婆带着他一对弟弟妹妹,在苏州到处打短工。春天缫丝、夏天收稻子、秋天摘棉花一家人辛辛苦苦,好歹能混个温饱。
    可去年,他爹一次扛包折了腰,躺了半年才能下地,可再也扛不动一两百斤重的麻袋了。就在山上开荒种菜,给税关送菜补贴下家用,聊胜于无而已。
    而且整个苏州市面不景气,好些织工和壮劳力为了生计,也开始做起从前不屑一顾的短工来。王六老婆一个女人家,他弟弟妹妹年纪又小,如何能抢得过那些整劳力
    人家就是用她们,也只开从前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工钱,就这样还一个冬天找不到活干。
    这会儿还没出正月,更没有人雇短工了。一家人全靠王六扛麻袋那点钱养活,下头还有三张嗷嗷待哺的小嘴。
    这家人又开始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几天进不了一粒米了
    这会儿天色擦黑,家家炊烟,正是吃晚饭的时间。
    王六媳妇端上来的,是一大盆菜叶子糊糊汤那是用王老汉带回来的人家不要的烂菜叶子、菜帮子。加上王六扛麻袋时,东家施舍的一点米糠。两样东西加水煮在一起,便是全家人的晚餐了。
    大人和大孩子们却已经麻木了,或者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都默默低头吃着粗瓷碗里的粥,气氛压抑到让人绝望。
    唯有他才三岁的儿子,纤细的脖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不断絮叨着。俺要吃窝头,俺要吃窝头。
    锅里确实还有几个小窝头,那是王六媳妇用米糠做给他,当明天午饭吃的。一家就指着他个壮劳力,肚里没东西怎么扛麻袋
    王六实在听不下去,让妻子给儿子拿了一个,那小子这才安静下来。
    “哥,俺跟你一起去扛活吧”他十四岁的弟弟王七,搁下光光的粗瓷碗道。
    “不行,你身子没长全,会要了你的命的。”王老汉替王六拦下了。
    “没吃的怎么长”王七小声嘟囔一句。
    见老爹要发怒,一旁的八妹赶紧偷偷踢了小哥一脚,他才怏怏低头。
    家里又陷入死寂,直到有人一把推开虚掩的大门。
    “王六,你考虑好了吗明天就来船接人了去不去给俺个准信啊”那人还没进门,山东人特有的大嗓门先响起来了。
    然后才看到一个三十多岁,黝黑精瘦的男子走进来。那人虽然瘦好吧,这年代除了有钱人就没有胖子但精气神看上去要比王六一家强多了,不仅说话声音洪亮,脚步也丝毫不见虚浮。
    这才是活人的样子。
    s白天睡了一天,晚上感觉好多了,起来码了两章。吃药继续睡去了,希望明天彻底好。
    。

章节目录

小阁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小阁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