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薛晓仁倒霉,他仗着家里薄有田产,举业不成也不找营生,就整日里游手好闲,泡在县城的茶馆赌坊,当包打听吃帮闲饭。

    这日他正在西塘街的茶馆里吃早点,听说县老爷升堂问案,便赶紧过来看热闹,回头好跟狐朋狗友吹牛。

    正兴冲冲往衙前街赶,迎面碰上王班头一行。

    这种帮闲都是自来熟,薛晓仁便朝着王班头殷勤打起招呼道“王爷早安,这是去哪儿公干啊”

    别看王班头在衙门里就是狗一样的东西,但在县里地位可一点也不低,那相当于县刑警大队长,黑白两道都得尊着的人物。

    他正愁眉苦脸的闷头赶路,听到有人问安斜眼望去,见是个油头粉面的闲汉,便问道“你谁啊”

    心说正好碰上这么个货,问问他看知不知道那薛晓仁在何处。

    薛晓仁没指望王班头能搭茬,听他问话骨头都酥了三分,赶紧凑上去腆着脸道“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可薛晓仁啊,上回咱还一起在翠花楼吃酒呢。”

    “哦,是吗”王班头随口应一声,旋即瞪圆了眼道“你说你叫什么”

    “薛晓仁啊不是卑鄙小人的小人,是晓以仁义的晓仁”

    “我管你是什么小人了。”王班头朝身后的捕快递个眼色。

    捕快便不动声色上前,从左右夹住他。

    “我问你,那个褚六响通倭案,是你告发的吗”王班头狞笑着问他。

    “是,是啊”薛晓仁感觉不对,想要退缩,却被两个捕快用擒拿手一把擒住,哪还动弹的了“怎么了王爷,抓我干什么”

    “不干什么。”王班头放声大笑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带回去”

    两个捕快不容分说,拖面口袋似的便将薛晓仁拎回了县衙 掼在大老爷堂前。

    待验明正身后,赵二爷猛的一拍惊堂木,断喝道“薛晓仁 你告那褚六响通倭可有什么证据”

    “回老父母 小人有他所下聘礼礼单为证 他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山东老侉,消失一年回来一夜暴富,不是通倭上哪赚这么多钱”薛晓仁赶紧俯身答道 他整日在县里厮混 见官的表现比小老百姓强多了。

    “然则,现有本县士绅郑若曾,受江南集团委托来为褚六响作证 他是抗倭的英雄 而非通倭的汉奸 这你怎么讲”赵二爷冷声问道

    “抗倭的英雄也赚不到那么多钱。”薛晓仁自然要嘴硬到底。

    “不要自以为是 睁开你的狗眼瞧瞧”赵二爷说着一挥手 衙役将一份江南集团的工资条摆在他面前。

    薛晓仁瞪大眼 只见江南集团于隆庆三年全年,共付给褚六响薪俸三百五十两银子,惊得他半晌合不拢嘴。

    “呸,恶心”

    “诬告”

    “反坐反坐”看热闹的百姓义愤填膺的嚷嚷起来,英雄洗冤后 重头戏自然是抓坏人了。

    啪的一声 赵二爷又重重拍一下惊堂木 威风凛凛的喝道

    “呔那薛晓仁 你既是读书人,当知诬告反坐,以其罪罪之”

    所谓诬告反坐 就是以诬告的罪名来惩罚诬告者。我国从秦汉以来,历代都有严惩诬告行为的发条,以灭邪气、敦民风。国朝自然也不例外。

    薛晓仁吓得一激灵,但他既然敢告发,当然考虑过万一告发不成,如何全身而退的问题。

    赶紧磕头如捣蒜,叫起撞天屈道“老父母容禀啊,小人只是痛恨倭寇的热心市民,纯粹出于激愤举报,绝无诬告之意最多只能算告不实”

    所谓告不实,意思是控告别人犯罪不实,不是出于故意的话,不算诬告。虽然也要受处罚,但比诬告反坐要轻得多,基本上就是自罚三杯的程度。

    “你说你不是出于故意”赵守正邪魅一笑,看得他又打了个激灵。

    “啊是,绝非故意。”薛晓仁赶紧撇清道“我与褚壮士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诬告他对我有什么好处”

    赵守正却冷笑一声道“你当然有好处,因为你与褚六响没过门的妻子勾搭成奸了”

    “哗”百姓一片哗然,喜闻乐见,哦不,顿时唾骂奸夫,破布鞋、臭草鞋雨点般砸了他一身。

    “冤枉,冤枉啊”薛晓仁一边扭曲着身子躲闪,一边大声叫屈。“我们只是纯洁的表哥表妹关系。”

    “还敢狡辩”赵二爷拍案断喝道“带证人”

    衙役便将那王老秀才带了上来。

    “舅”薛晓仁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何况他舅穷得就剩一张脸了。

    “呸,我没你这个外甥”谁知王老秀才抡起拐杖就打,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就像刚知道他闺女和外甥有一腿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小阁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小阁老最新章节